上海市十三校2016届高三历史第二次(3月)联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以下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威专制权力的是()A.埃及法老B.古希腊首席将军C.中国周天子D.法兰克国王2.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法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以一千年为计算标准应是()A.公元前一千年代前期B.公元前一千年代后期C.公元前二千年代前期D.公元前二千年代后期3.明文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从而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的是()A.《汉穆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权利法案》D.《拿破仑法典》4.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材料所述现象最早当发生于()A.中世纪初期的西欧B.中世纪初期的西亚C.中世纪后期的西欧D.中世纪后期的西亚5.《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对应的时期是()A.西周B.东周C.秦朝D.西汉6.“人无于水监(通“鉴”,以水为镜),当于民监。”与此话相吻合的是百家中的()A.法家B.道家C.儒家D.阴阳家7.下列官职,其职责为“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的是()A.秦朝初年的御史大夫B.汉朝初年的丞相C.明朝初年的内阁大学士D.清朝初年的军机大臣8.阅读下列《通鉴》集注有关北魏太延四年(438年)的资料①北魏太武帝“下诏沙门年五十以下者还俗。”②“因为这些人身体强壮还俗于民还可以为国作战。”③“九月魏主伐柔然相持不下。柔然担心魏大军将至,突围而去。”我们如何理解这三则资料?()A.②注释①③说明结果B.①注释③②说明动机C.②注释③①说明结果D.③注释①②解释起因9.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的国策是针对以下什么历史教训而制定的()A.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天子衰微B.五胡十六国战火频仍C.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夺权D.民国初北洋军阀混战10.中世纪的西方人在谈及中国时,一般称Cathay,而东方人则称Khitay或Khitai,这些词语都起源于公元10至13世纪在我国北方建立的哪个政权而来()A.辽B.西夏C.金D.蒙古11.在中国古代,曾作为特别地方行政区并由中央部门直接管理的边疆地区是()A.西域B.琉球C.吐蕃D.腹里12.“被政治扭曲的畸形外贸形态”,这是评价什么时期的对外贸易?()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13.某一市场人潮川流不息好不热闹。市场中货品分区买卖应有尽有,如玉米、马铃薯、金银饰品、羽毛、棉衣、绣花斗蓬、巧克力,甚至奴隶。这个市场最可能出现在()A.公元六世纪的拜占庭B.公元九世纪的巴格达C.公元十三世纪的马六甲D.公元十六世纪的墨西哥14.“上帝通过国王统治世界。……国王是神圣的,反抗国王就是犯罪”。与此观点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A.封建等级制B.等级君主制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15.左图是世界名画《西斯廷圣母》。在画中,圣母张大的眼睛里显示出忐忑不安的倾向,她仿佛预见她儿子的悲惨命运,同时又准备着把她的儿子作为牺牲奉献出去。此画应创作于()A.古典时代的希腊B.中世纪的法兰克C.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D.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16.宣布“所有本国公民都享有民事权利,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的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17.19世纪中期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动力是()A.寻找黄金和白银B.需要原料市场C.在国外投资贷款D.开辟商贸据点18.近代某一时期上海格致书院课艺共开设46次,考题92道,其中33道讨论富强治术,24道关于格致,二者合计几乎占总数62%。这一时期是()A.五口开始通商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清末新政时期19.规定外国轮船可“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