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二中高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S32,Cl35.5,Fe56,Zn6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23倍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2.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锌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C.电子从铜极经过外电路流向锌极D.锌电极上的反应为Zn﹣2e﹣═Zn2+3.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化合价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一定是第ⅦA族元素B.R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O3C.R的气态氢化物能燃烧D.R的气态氢化物易溶于水显碱性4.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白色污染”是指一些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C.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气体D.吸烟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5.CO2与H2的混合气体5g,在150℃时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用电火花充分引燃,在相同状况下再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的Na2O2中,测得Na2O2固体增重的质量为3.4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75%B.25%C.88%D.32%6.已知NH3和HCl都是能用来做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烧瓶一个收集满NH3,另一个收集HCl和N2的混合气体,如图所示.喷泉实验停止后,两个烧瓶内溶液的关系是(不考虑烧瓶内溶质的扩散,氨水的溶质按NH3计算)()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7.现有强酸甲溶液的pH=1,强酸乙溶液的pH=2,则酸甲与酸乙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可能的是()A.2:1B.5:1C.10:1D.20:18.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Cu不能发生如下反应:Cu+2H2O=Cu(OH)2↓+H2↑.但选择恰当电极材料和电解液进行电解,这个反应就能变为现实.下列四种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中,能实现该反应最为恰当的是()ABCD阳极石墨CuCuCu阴极石墨石墨FePt电解液CuSO4溶液Na2SO4溶液H2SO4溶液H2OA.AB.BC.CD.D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9.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Ⅰ.AgNO3的氧化性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试剂:①KSCN溶液②NaOH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K3[Fe(CN)6]溶液.(1)请完成下表: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存在Fe3+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2滴(填序号)溶液,振荡存在Fe2+【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Ⅱ.AgNO3的热稳定性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2)装置B的作用是.(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操作方法是.(4)【查阅资料】①Ag2O和粉末的Ag均为黑色;②Ag2O可溶于氨水.【提出假设】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①Ag;②Ag2O;③Ag和Ag2O.【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编号操作现象a加入足量氨水,振荡黑色固体不溶解b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填实验编号).【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AgNO3固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拓展】另取2.0gAgNO3样品充分受热分解,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336mL,则样品中AgNO3的百分含量为.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1)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块,观察现象.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