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教学设计课题二氧化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及其特征;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酸雨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以及敢于质疑、善于类比和迁移的学习品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形成良好环境保护意识,珍爱家园——做地球的主人。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难点可逆反应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通过学生探讨、设计实验,类比、归纳总结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体系。2.启发引导:引导学生将SO2的漂白性与氯水的漂白作用比较;对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硫元素的化合价来理解。3.多媒体辅助: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增大课堂容量,增强课堂效果。仪器、用品Na2SO3固体、浓硫酸、品红溶液、石蕊试液等;矿泉水瓶、分液漏斗、试管、烧杯、酒精灯等;投影仪,多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这样的空气质量预报,大家看,在表中城市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观看PPT回答:二氧化硫、二氧通过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提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带来什么危害?讲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展示:酸雨危害环境图片:过渡: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板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提问:硫的氧化物有哪几种?板书: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二氧化硫过渡: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那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从何而来?讲解:主要来源:硫和含硫物质的燃烧。展示:硫单质:硫作为一种重要非金属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俗称硫磺,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回答:酸雨观看PPT回答:两种;SO2、SO3回答:煤、石油的燃烧;工业废气等观察激起学生环保意识。了解硫单质的性质过渡:S在空气中燃烧就生成了SO2,这是一瓶刚制好的二氧化硫气体,请大家观察,请一位同学来闻一下它的气味。观察并回答:无色气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课堂,获取感官认识。展示:二氧化硫气体下面我们再往这瓶气体中加入一些水,注意观察。说明什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板书:1物理性质闻气体:刺激性气味观察,回答:矿泉水瓶被压扁,说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无色有刺激性性气味,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使用学生熟悉物品进行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过渡:SO2溶于水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怎么证明?说明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请一位同学来写一下反应的方程式:提问:为什么要用可逆符号?解释: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的同时,亚硫酸也在分解生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是可逆的。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问题讨论:我们学过的哪些反应是可逆反应?练习: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可逆反应吗?回答:有,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用pH试纸(通入石蕊试液中)因为反应是可逆的讨论回答:CO2与水回答:不是,条件不同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联系旧知识,形成对比学以致用过渡:既然我们得出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那它会具有什么性质?请大家完成下列方程式(请同学上台):CaO+SO2=Ca(OH)2+SO2=结论: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动手写方程式回答:有,漂白性观察:褪色思考,回答:氯水;加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对比学习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板书:2化学性质A.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过渡:我们发现SO2与CO2有很多相似的性质,那它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观察提问:在前面我们学习过还有什么有漂白性?它们的原理一样吗?怎么鉴别?加热红色恢复说明什么?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的漂白原理是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暂时的漂白观察:红色恢复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的漂白是暂时性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