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2016年4月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1.“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天子有权巡查诸侯镇守疆土的情况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朝觐述职的义务D.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发生2、唐太宗时,发动了对北方少数民族突厥的战争,按照当时制度的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兵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兵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兵部3、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分别是:()A.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B.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C.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4、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区别是:()A.决策机构\咨询机构B.咨询机构\决策机构C.首辅有决策权\立法机构D.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5、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1796年两人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被再次列为总统候选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B.让位都是无奈之举C.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D.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6、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注重证据B.主张重罪轻罚C.纵容犯罪D.维护贵族利益7、“(维多利亚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维多利亚女王此举的主要原因是:()A.女王性格比较软弱B.政府决策合理有效C.受政治体制的约束D.女王有较高的素养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根本目的在于:()A.消灭保守势力B.摒弃等级制度C.防止家族世袭D.巩固共和体制9、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B.强迫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10、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B.C.D.11、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而饮恨,下列事件与这个城市相关的有:()①中华民国的成立②国民政府的覆灭③《天朝田亩制度》颁布④抗日战争的爆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2、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13、一九三○年李立三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立三路线”。这表明党中央:()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C.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D.仍然坚持城市中心道路14、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三五八团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该剧中两人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