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现代中国政治与外交【母题来源】2015年山东卷第22题【母题原题】22.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英关系的变化。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至1972年,中美处于严重对抗阶段,故与英国从承认到建交这一特点不符,所以A排除;这一时期的欧洲基本上是追随美国孤立中国,故C错误;中英关系从开始承认新中国到互派代办再到建立外交关系,都是从两国的利益和现实需要出发所做出的调整,意识形态的区别与对抗依然存在,故D错误,B符合题意。【命题意图】本题以中英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为载体,考查学生概括现象和提炼理论的能力,以及考查学生概括材料和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考试方向】根据所学知识,一国外交关系的发展变化,一般而言,都是从本国利益的需求,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关系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解答时应注意中英关系的特殊性,那就是香港问题,这也与当前香港的现实问题紧密相连,如前一时期的“占中问题”,体现了高考不回避热点的特点。【得分要点】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尤其是“中英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历程”,结合当时的独特的冷战的国际背景即可得到正确答案。1.【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有学者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每年数百个讨论的议题进行统计发现,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政局变化B.冷战重心东移C.朝鲜半岛分裂D.意识形态相同【答案】A考点:现代中国政治•民主革命的胜利•影响2.【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1949年10月11日晚,周恩来拜访民主人士黄炎培时说:“这不同于旧社会做官,现在是人民的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在政治协商会议上,由各党派斟酌制定了《共同纲领》,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我们自己有了剧本,自己怎能不登台去唱呢?”关于“剧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B.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C.体现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的方针D.规定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性质【答案】B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共同纲领》3.【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四十五年间“中国面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①完成国家工业化②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③实现了民族独立④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成立4.【2014-2015学年江西临川一中高三下期中历史试卷】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答案】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5.【2015届广东揭阳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材料是哪一政治文献对中国国家性质的表述?()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1954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国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