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题组一物质的分类胶体分散系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电解质A氢氧化钡NaHSO4BaCO3MgOCO2H2SO3B纯碱H2SNaHCO3Na2OCO烧碱C氢氧化钠HBrCaCl2SiO2SO2AgClD氢氧化钾HNO3CaCO3CaOSO3H2O答案D解析A项,NaHSO4不是酸,错误;B项,纯碱不是碱,CO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C项,SiO2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将纳米碳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的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胶体较稳定,静置不会出现沉淀。题组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B.氨气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C.固态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融时和溶于水时都能导电D.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答案D解析A项,硫酸钡虽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但溶于水的部分能够电离,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它是电解质;B项,氨气溶于水可以导电,但氨气不是电解质;C项,磷酸是电解质,它溶于水时能导电,但熔融时不导电;D项,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4.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MgSO4===Mg+2+SOB.Ba(OH)2===Ba2++OHC.Al2(SO4)3===2Al3++3SOD.KClO3===K++Cl-+3O2-答案C解析A项中“===”右边的离子符号表示是错误的,应改为MgSO4===Mg2++SO;B项中“OH”应改为“2OH-”;D项中ClO不电离,应改为KClO3===K++ClO。题组三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答案B解析本题是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蒸发时溶液如果被蒸干,则可能使析出的物质分解,应当在留有少量液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来蒸干,所以A错误;蒸馏操作时,应当量取即将进入冷凝管的蒸气的温度,所以必须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正确;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必然导致部分上下层的液体重新混合在一起,所以C错误;萃取时,对萃取剂的选择主要考虑溶解度应当有较大的差别,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至于萃取剂的密度不必考虑,所以D错误。6.通过加入过量的化学药品,采用恰当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杂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A.氯化钠溶液(氯化钡):加硫酸钠溶液,过滤B.硝酸钾溶液(硝酸银):加氯化钠溶液,过滤C.氯化钠溶液(单质碘):加酒精,分液D.硝酸钾溶液(单质碘):加四氯化碳,分液答案D解析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氯化钡,加入硫酸钠溶液的量不能准确控制,会混入新杂质;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杂质硝酸银,加入氯化钠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引入新杂质硝酸钠;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将氯化钠溶液中的碘萃取出来;四氯化碳和硝酸钾水溶液分层,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溶液,将碘萃取后静置分液。7.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A.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C.某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某溶液――→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典型离子的检验。――→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解;――→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蓝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溶解且产生气体――→变浑浊。故A项有CO等离子干扰,B项Ag+干扰,D项有HCO等离子干扰,选C。题组四原子结构核素同位素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U和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