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练习与解析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由此开始。据此回答1~4题。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主要有①控制东北,进而征服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②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日本出现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日本统治集团希望通过对外战争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③蒋介石集团正在全力进行内战,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可乘之机④东北军不断对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④不符合史实,包含④的选项均可排除。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蒋介石采取这种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为张学良保存东北军的实力B.寄希望于国联帮助解决问题C.集中兵力对红军进行“围剿”D.认为日军不敢发动大举进攻答案:C解析:1931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正在集中全力进行第三次反革命“围剿”,他们把国内人民的革命力量视为最主要的敌人。3.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就已经致力于抗日斗争的武装力量主要有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②冯玉祥和吉鸿昌等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③中国民权保障同盟④蔡廷锴将军等领导的部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题中所列几支政治力量都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就已经投入到抗日斗争之中,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不属于武装力量。4.1931~1935年之间,被日军占领又被中国军队收复,由于蒋介石的破坏两次陷入日军之手的城市是A.沈阳B.北京C.长春D.多伦答案:D解析:1935年以前,日军未曾占领北京;抗日战争胜利前,中国军队没有收复过沈阳、长春。多伦曾被吉鸿昌的部队收复,但由于蒋介石的破坏,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抗战失败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政治局势错综复杂。据此回答5~8题。5.1932年建立的“满洲国”政权A.是中华民国的一个地方机构B.是日本的一个地方政权C.日本掌握其实际权力D.溥仪掌握一切大权答案:C解析:“满洲国”是日本操纵下建立的傀儡政权。溥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6.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A.立即发表宣言,号召抗击日本侵略B.立即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C.立即将红军主力调往东北D.提出了先打败蒋介石再进行抗日斗争的主张答案:A解析: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由于蒋介石全力进行内战,国内阶级矛盾也非常尖锐。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反蒋抗日”。7.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A.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夺激烈B.日本已经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C.抗日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D.要抗日就必须反蒋答案:C解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入侵中国东北,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严重侵犯。而此时蒋介石正集中全力进攻国内人民的革命力量。国民党的爱国力量开展抗日斗争是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反蒋是因为蒋介石妨碍抗日,也是为了抗日。国民党内的爱国力量也投入到抗日斗争之中,这反映出抗击日本侵略已经成为整个民族最紧迫的任务。8.1931~1936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特点是①抗日与反蒋相结合②参加者有人民群众也有国民党将领③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④主要抗日力量未能实现有效的联合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这一时期的抗日活动,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组织的革命斗争;有自发的群众斗争;也有爱国民主力量和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抗日反蒋活动。9.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据此回答:(1)面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蒋介石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各采取了什么态度?结合史实加以说明。(2)蒋介石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对待日本侵略态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集团对日本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蒋介石命令东北军撤回关内,致使东北三省沦陷。中国共产党在事变后,立即发表宣言,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并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同时,中国共产党还与国民党内抗日力量合作。1933年,吉鸿昌与冯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