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每周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历史上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答案:B2.某绅士说:“当我把选举和旧日国民党统治之下的选举比较之后,我发现我们的选举绝对诚实、自由、平等,绝没有旧日的贿赂、强迫、暴行等现象。”材料反映的史实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政治B.团结起一切抗日的民主进步力量C.壮大了中华苏维埃人民民主政权D.有利于抗日战争后的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旧日国民党统治之下”“我们的选举绝对诚实、自由、平等”等可知此选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选举。答案:A3.“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这旨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A.符合传统文化内涵B.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C.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D.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政党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史料的能力。题干材料的意思是中国政党制度的选择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于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3个月前公布,以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人。许多地区参加讨论的人数达到了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城市和个别地区达到了90%。全国人民在什么问题上都想到了,不论是有关宪法的,还是与宪法无关的。关于该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中国第一部民主宪法B.主要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诉求C.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民主的特点D.规定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意在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依据题干信息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在制定过程中引导人民积极广泛参与,具有广泛的、鲜明的人民民主的特点,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答案:C5.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的理论,马克思提出了国家一切权力归属广大劳动人民的观点。中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体现以上思想的是()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析:本题考查民主政治建设,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卢梭和马克思的思想都体现了“权力”为人民(指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内容,只有B项与题干信息相符。A、C所涉及的权力主体都不是广义的人民群体,排除。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答案:B6.费孝通说:“它(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材料从什么方面说明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A.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传统B.汉族的经济发展优势C.长期形成的居住和生活特点D.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经历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等信息可知。答案:C7.2013年3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在香港立法会部分议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称,香港选特首一定要选出爱国爱港的人,就是不能与中央对抗,不能企图推翻中共领导的人。这种说法()A.是错误的,违背了港人治港的原则B.是正确的,因为“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C.是一家之言,没有法律依据D.是错误的,香港特首只要爱香港,维系香港的政治经济稳定即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