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正误判断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其实质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其中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2)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有单质参加和生成,化合价发生了变化()(3)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4)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单质中元素化合价必然发生变化()(5)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单质中元素化合价必然发生变化()(6)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7)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一种氧化剂和几种还原剂反应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和几种氧化剂反应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8)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一定有强氧化性,如FeO;同理,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一定具有强还原性,如S2-;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O2()(9)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时,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10)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11)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12)金属元素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13)含氧酸的价态越高,氧化性一定越强()(14)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一定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15)不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肯定容易失去电子()(16)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所以Br-还原性强于Cl-()(17)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则氧化性:Cl2>I2()(18)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则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9)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20)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1)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Ca2++2ClO-+H2O+SO2===CaSO3↓+2HClO()(2)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ClO-+H2O===SO+Cl-+2H+()(3)铁与稀HNO3反应:Fe+2H+===Fe2++H2↑()(4)3MnO+4H+===2MnO+MnO2↓+2H2O()(5)少量Cl2通入KI溶液中:Cl2+2I-===2Cl-+I2()(6)向Fe(OH)2中加入足量的稀HNO3:Fe(OH)2+2H+===Fe2++2H2O()(7)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8)FeS溶于稀HNO3中:FeS+2H+===Fe2++H2S↑()(9)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稀HNO3:Fe3O4+8H+===2Fe3++Fe2++4H2O()(10)将FeCl2溶液与稀HNO3混合:Fe2++4H++NO===Fe3++NO↑+2H2O()(11)用稀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6H++5H2O2===2Mn2++5O2↑+8H2O()(12)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6H++3NO===Fe3++3NO2↑+3H2O()【答案】(1)×(2)√(3)×(4)√(5)√(6)×(7)×(8)×(9)×(10)×(11)√(12)×1.辨析4对概念,理清知识关系2.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依据题意分析概念:“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剂性一致”即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其他相反”既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第二步:依据规律判断反应的合理性:氧化还原反应遵循化合价互不交叉规律、强弱规律等。同学们应掌握化合价与氧化性的关系,“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俱全”。第三步:利用电子守恒进行定量判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