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庄河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2分。)1.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O-ClC.HF的电子式:D.氯化铵的电子式【答案】B【解析】A.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其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B.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故B正确;C.HF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D.氯化铵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答案为B。2.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生成气体B.浓硫酸使铁、铝钝化C.浓硫酸与铜反应加热反应产生SO2D.浓硫酸和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答案】C【解析】解: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生成气体,只表现硫酸的酸性,故A不选;B.浓硫酸使铁、铝钝化,只表示硫酸的强氧化性,故B不选;C.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硫酸既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故C选;D.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水,只表示硫酸的强氧化性,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硫酸的强氧化性、酸性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假设R元素无同位素,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A,Rm-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克Rm-离子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A.(A-x+m)molB.(A-X-m)molC.(W/A)·(A-X+m)molD.(W/A)·(A-X-m)mo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Rm-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R的原子序数是x-m。因此R的中子数是a-x+m,所以WgRm-离子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答案选C。考点:考查原子的组成点评:在计算有关原子的组成时,需要掌握几个关系式,即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子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H>0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答案】C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5.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物质溶于水不能证明含有离子键,如HCl溶于水,但含共价键,A错误;具有较高熔点的物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原子晶体,B错误;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HCl溶液,C错误;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因为在熔融状态下,离子化合物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答案选D。考点:考查离子化合物的判断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NO、NO2都是有毒气体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答案】D【解析】A.因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B、NO:无色气体,有毒(和CO使人体中毒原理一样),会污染空气.;NO2:红棕色气体,有毒,会污染空气,故B正确;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处,故C正确;D、由于稀HNO3的强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一般生成氮的氧化物,还可以生成硝酸铵,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注意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解题关键:A.根据氨很容易液化,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氨常作为制冷剂;D.由于硝酸的氧化性,不能得到H2,主要得到NO;易错点;7.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