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能力提升(六)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形成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B.“实业救国”呼声高涨C.抵制日货运动的掀起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不包括()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厂数(家)4646122A.实业救国开始兴起B.“一战”的爆发C.国货运动的推动D.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3.1912-1919年时值北洋军阀统治中国,这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是()A.开始产生B.迅速发展C.日益萎缩D.陷入绝境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黄金时代(短暂春天)。当时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是()A.纺织业和面粉业B.冶金业和汽车制造业C.造船业和钢铁工业D.化学产业和钢铁工业5.定量分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图2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A.航运业B.面粉业C.机器制造业D.矿山开采业6.下图是关于近代以来中国自然经济、洋务经济、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发展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中表示官僚资本的曲线是()A.bB.cC.dD.e7.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8.“1948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至8月21日止,已达6636946亿元,较1937年6月增发了47万余倍。法币与美钞的比价在1月为178000∶1,8月即为18000000∶1。”对这段史料解读正确的是()A.法币在急剧升值,物价必然大肆上涨B.国统区通货膨胀现象严重,经济崩溃在即C.国民政府应对时局的货币改革卓有成效D.这11年来国民政府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是民族工业发展柱状图。(仅统计创办资本在万元以上的企业)——据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编制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重新全面厘订了经济法规……在1928-1936年间所颁布的有关经济问题的法规约有500项之多……适度鼓励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民办实业是南京政府经济政策的新动向之一……使这一时期的民营经济在前一时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虞和平《以国家力量为主导的早期现代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黄金时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8分)课下能力提升(六)1.选B注意题干时间提示“1895-1913年”,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抵制日货运动始于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在1914年,时间均不符,A、C、D三项错误。1895年甲午战后,张謇等人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想,故B项正确。2.选A从时间和工厂数量变化来看,反映了一战期间外国资本主义工厂呈现减少趋势,说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另外,其原因还有国货运动的推动和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B、C、D三项正确。A项“开始兴起”显然不符合一战时期的阶段特征,错误,符合题意。3.选B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12~1919年”,这一时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天”,在中外有利因素的促使下,得到迅速发展,故选B项。4.选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特别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5.选B从时间“1912年”和“1921年”可知当时处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这一期间发展比较迅速的是面粉业和纺织业等轻工业,故B项正确。A项为运输业,C、D两项为重工业,被帝国主义所垄断,不能为民族资本主义所经营,皆排除。6.选D答题的关键是掌握近代各种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再结合趋势图,可知A是自然经济,B是洋务经济,C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D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E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故选D。7.选C图中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