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训练(九)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选择题1.(2015·江苏南京、盐城模拟)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以委任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这说明当时()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B.新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臻完善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解析]注意题干所指时间“1949年”,据此可排除A、C两项;1949~1954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主要代行人大的职权,D项无法体现,可排除;材料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故B项正确。[答案]B2.(2015·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的演变历程。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中,能深刻体现的是()A.政权更迭B.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C.国家领土的变化D.国家性质的变化[解析]从国旗的演变无法看出国际地位的变化和国家领土的变化,排除B、C两项;国旗的变化表面上反映了政权更迭,实质上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性质的变化。故选D。[答案]D3.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下列中国的各项民主制度中最能反映讲话主旨的是()A.多党合作政协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主体地位”是关键信息,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高机构与体现,故答案选B。[答案]B4.(2015·武汉模拟)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解析]从费孝通的回忆可知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由此判断A错误,A指的是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第一次政协会议从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排除B项;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据此排除C项,得出D项。[答案]D5.(2015·华南师大附中模拟)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部法律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解析]根据“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可判断此文件出现于1956年三大改造之前、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后,应属于1954年宪法的内容,故选B项。[答案]B6.(2015·潍坊期中)“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解析]《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故A、B、C三项符合《共同纲领》的内容。D项是1954年宪法规定的,是对《共同纲领》的发展。故选D项。[答案]D7.(2015·丰台卷)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