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B卷能力提升1.“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2.“关于第一次西航用费的确切数字已不可能得到,但是根据各种线索和迹象估计,总数大概是200万马拉维迪。伊莎贝拉曾打算把她的王冠上的珠宝换钱,……哥伦布在这桩事业中自己筹措了25万马拉维迪,不足的数目大概是从国库预支的。”这说明新航路开辟()A.得到了西班牙王室支持B.由垄断性贸易公司组织C.受到宗教改革运动影响D.导致大量财富流入欧洲3.15世纪末,某人想去印度淘金并达到了目的地,他跟随的是谁的船队()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③4.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所谓“商业革命”的表现是()①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扩大②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③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④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材料中“我们”的活动()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6.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在克里托弗尔·哥伦布探险后的一个世纪,地中海终于没落了……开始走下坡路。”这实质上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美洲和亚洲的发展B.哥伦布的探险导致了地中海的衰落C.“商业革命”改变了欧洲的区域经济地位D.“价格革命”打击了地中海的商业地位7.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8.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但是,对于印第安人而言()A.“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B.“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C.“开启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D.“大西洋变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9.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的商业危机C.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D.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10.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解释或评价往往会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如对哥伦布远航美洲就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下列哪一种说法最能体现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立场()A.发现了新大陆B.开辟了新航路C.证实了“地圆说”D.找到了“无主地”11.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A.拓展生存空间B.延伸贵族王权C.殖民掠夺活动D.奴役杀害土著12.“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①全球史观②革命史观③文明史观④社会史观⑤现代化史观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