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x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r,在25℃时ag晶体溶于bg水中,恰好达饱和,形成VmL溶液,则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C.25℃,R的溶解度D.饱和溶液的密度2.有Mg、Al、Fe、Cu四种金属,若两两混合,取混合物26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标况下H211.2L,此混合物的可能组合方式最多有()A.2种B.3种C.4种D.5种3.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A.1:1:1B.3:2:1C.9:3:1D.6:3:24.0℃和101KPa条件下,13g某气体与8gCH4的分子数相同,则该气体在相应条件下的密度为()A.0.58g/LB.0.29g/LC.1.16g/LD.0.714g/L5.实验测得乙烯与氧气混和气体的密度是氢气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百分比为()A.25.0%B.27.6%C.72.4%D.75.0%6.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mL(蒸发过程中无溶质析出),这8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mol/LB.6mol/LC.6.25mol/LD.6.75mol/L7.有98g纯H2SO4和纯H3PO4的混酸,测知其中含氧元素65.3%,则混酸中H2SO4和H3P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3:1C.4:1D.任意比8.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Ba2Cu3Ox现欲合成0.5mol此高温超导物,依化学计量比例,需取Y2O3.BaCO3和Cu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单位为mol)()A.0.50.0.50.0.50B.0.25.1.0.1.5C.0.50.1.0.1.5D.1.0.0.25.0.179.在标准状况下,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刚好可以盛放a个N2分子和b个H2分子组成的混合气体,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可以表示为()A.a+bB.22.4(a+b)×6.02×1023C.×1023D.22.4(a+b)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铜网,收集气体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11.将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1的稀H2SO4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分数为2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mol•L﹣1,则c1和c2的数值关系是()A.c2=c1B.c2<2c1C.c2>2c1D.c2=2c112.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H2S④0.2mol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A.abcB.bcdC.abcdD.acd13.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4.下列关于O4说法正确的是()A.一分子O4由两分子O2构成B.O4是一种单质C.等质量的O4和O2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D.O4是一种化合物14.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CO2↑+H2OB.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C.在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小苏打:Ba2++2OH﹣+2HCO3﹣=BaCO3↓+CO32﹣+2H2O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HCO3﹣=CO32﹣+H2O15.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氢氧化钙溶液B.乙一定是硝酸钾溶液C.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D.丁只能是盐酸16.纳米碳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其粒子直径为l~100nm之间.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是:①溶液②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悬浊液⑥静置会析出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A.⑤⑥B.③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④17.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Cu2+、SO42﹣B.NH4+、Na+、NO3﹣、Cl﹣C.K+、Ca2+、HCO3﹣、Cl﹣D.Mg2+、Na+、Cl﹣、OH﹣18.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