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1.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提出学说贡献的叙述错误的是()A.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C.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结构轨道模型D.舍勒发现了氯气解析A项,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A正确;B项,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C项,汤姆生发现电子,玻尔提出原子结构轨道模型,故C错误;D项,瑞典化学家舍勒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从而发现了氯元素;故D正确。答案C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解析A项,质子数=电子数=8,是O原子,故A错误;B项,质子数=9,电子数=10,质子数<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是氟离子,故B正确;C项,质子数=电子数=10,属于氖原子,故C错误;D项,质子数=11,电子数=10,质子数>电子数,是阳离子钠离子;故D错误。答案B3.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解析Na和Na+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答案B4.核裂变产生的核能可以用于发电,U是一种常用的核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U相对原子质量为235B.U中的中子数为92C.U与C的质量比约为235∶12D.U与U互称为同位素解析A项,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量数,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故A正确;B项,U的质子数是92,中子数=235-92=143,故B错误;C项,质量之比等于质量数之比=235∶12,故C正确;D项,U与U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称为同位素,故D正确;故选B。答案B5.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molB.molC.molD.(A-N+2)mol解析该离子的质子数=A-N,一个RO中质子数是A-N+8,该氧化物的物质的量=mol,则n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mol×(A-N+8)=mol,故选A。答案A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3O和OH-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B.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可表示为ClC.U和U是同位素,物理性质几乎相同,化学性质不同D.S2-的结构示意图解析A项,H3O质子数为11,氢氧根离子中的质子数是9个,故A错误;B项,原子符号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表示为Cl,故B错误;C项,互为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故C错误;D项,S2-的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8;结构示意图,故D正确。答案D7.质量数为37的原子,可能有()A.18个质子,19个中子,19个电子B.18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C.19个质子,18个中子,20个电子D.18个质子,19个中子,18个电子解析A中质量数为37,但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错误;B中质量数为38,错误;C中质量数为37,但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也错误;D正确。答案D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SO4B.氧离子结构示意图:C.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D.质量数为37的氯核素符号:Cl解析A项,FeSO4为硫酸亚铁,硫酸铁正确的化学式为Fe2(SO4)3,故A错误;B项,氧离子的核电荷数为8,核外电子总数为10,其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项,碳酸氢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故C正确;D项,氯元素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7的氯核素符号为:Cl,故D错误;故选C。答案C9.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A.14B.15C.16D.17解析核外有K、L、M三层,M层上有4个电子,则K、L层已排满,每层电子数分别为2、8,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选A。答案A10.从宏观方面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方面看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多样性是由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目引起的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