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A.钠离子B.氯离子C.钙离子D.镁离子答案B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单质溴B.单质镁C.烧碱D.食盐解析海水通过日晒蒸发直接得到食盐。答案D3.下列关于氯气制备原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方充满黄绿色气体B.工业上制取氯气的原料是食盐水C.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不同的D.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最好大火加热使温度迅速升高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时,Cl-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转化为Cl2,A项正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应缓缓加热以减少氯化氢的损失,D项错误。答案D4.(加试题)如图Ⅰ、Ⅱ、Ⅲ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Ⅳ、Ⅴ、Ⅵ是气体收集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若用CaCO3与盐酸反应制CO2,则可选择________(填序号);若用Ⅰ装置制取氯气,则浓盐酸应盛放在________中(填Ⅰ中的仪器名称)。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收集装置的选择:若选用Ⅴ为氯气收集装置,则氯气应从________口通入,用化学方法检验氯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氯气,多余的氯气要进行尾气处理,一般将尾气通入到________溶液中,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气体的吸收:若经试验发现,现1体积的水已吸收标准状况下336体积的HCl,且得到的溶液的密度为1.08g·cm-3,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保留一位小数)解析(1)若用CaCO3与盐酸反应制CO2,为固体和液体的反应,常温下可进行,可选择Ⅲ装置,用Ⅰ装置制取氯气,浓盐酸放在分液漏斗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故A为进气口;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的氧化性,所以氯气能置换出碘化钾中的碘,且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了氯气。(3)氯气有毒,逸出会污染大气,所以不能让氯气逸出;氯气和水能反应是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是酸,都能和碱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4)1体积的水已吸收336体积的HCl,可设水的体积为1L,HCl的体积为336L,则标准状况下336LHCl的物质的量为:=15mol,质量为m=nM=36.5g/mol×15mol=547.5g,则所得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100%≈35.4%,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0.5mol/L。答案(1)Ⅲ分液漏斗MnO2+4HCl(浓)=====MnCl2+Cl2↑+2H2O(2)A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B口处,试纸变蓝色,证明氯气已集满(3)NaOHCl2+2NaOH===NaCl+NaClO+H2O(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