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CH3COOHB.C2H5OHC.NaClD.H2O解析:选C。乙酸和水是弱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氯化钠是强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A.2H2+O2=====2H2OB.2NaHCO3=====Na2CO3+H2O+CO2↑C.CuO+CO=====Cu+CO2D.Zn+H2SO4===ZnSO4+H2↑解析:选C。区域3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A是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还原反应,B是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是置换反应同时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关于氯气和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加压条件下氯气转化为液氯,可用干燥的钢瓶储存液氯B.干燥的氯气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新制氯水在光照条件下有气泡逸出,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O2D.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解析:选B。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与铁不反应,A正确;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B错误;新制氯水光照条件下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C正确;新制氯水呈酸性,次氯酸有漂白性,新制氯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正确。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A.烧碱B.硫酸氢钠C.氢氧化钡D.过氧化钠解析:选A。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硫酸氢钠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B.Na2CO3固体中含有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Na2O2和Na2O均为白色固体,与CO2反应均放出O2D.分别向Na2O2和Na2O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立即滴入酚酞溶液现象相同解析:选B。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A错误;碳酸氢钠固体加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B正确;氧化钠为白色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C错误;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D错误。将足量的新制氯水分别滴加到下列溶液或滤纸上,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合理的是()选项AgNO3溶液蓝色石蕊试纸Na2CO3溶液A产生沉淀变红有气泡B无明显现象变红产生沉淀C产生沉淀先变红后褪色有气泡D产生沉淀先变红后褪色产生沉淀解析:选C。氯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氯化银沉淀,氯水滴加到蓝色石蕊试纸上先变红后褪色,氯水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大理石跟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O+2H+===H2O+CO2↑B.铜丝伸入到AgNO3溶液中:Cu+2Ag+===Cu2++2AgC.向H2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Ba2++OH-+H++SO===BaSO4↓+H2OD.铁锈与稀盐酸反应:Fe2O3+6H+===2Fe2++3H2O解析:选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拆开,A错误;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2H++SO===BaSO4↓+2H2O,C错误;D项电荷不守恒,应为Fe2O3+6H+===2Fe3++3H2O,D错误;B正确。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电子转移不正确的是()解析:选D。D中Cl由+5价降为0价,-1价升到0价,D错误。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Mg2+、SO、K+、Cl―B.CO、Na+、Ca2+、NOC.Fe3+、SO、OH―、NOD.NO、Ag+、H+、Cl―解析:选A。B中生成碳酸钙沉淀,C中生成氢氧化铁沉淀,D中生成氯化银沉淀。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三种:Cu2+、Na+、H+、SO、CO、OH-。已知甲烧杯中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中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Cu2+、H+、SOB.Na+、CO、OH-C.CO、OH-、SOD.Na+、CO、SO解析:选B。甲烧杯溶液呈蓝色,甲烧杯中含Cu2+,则CO、OH-在乙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