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实验版期末阶段调查(答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32小题共48分)l.上图中汉代出现的先进工具和先进耕作方法有()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2.唐朝时期,城市固定的交易场所——“柜坊”的职能是()A.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B.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C.管理市场的物价和税收D.负责皇家物品的采购3.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包括()①专卖制度②加征商税③歧视商人④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5.下图中的清代日升昌主要经营()A.贩盐B.邸店C.票号D.手工工场6.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A.明朝中后期B.清朝前期C.明朝前期D.清朝中后期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8.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动9.下列主张属于洋务派的应是()A.“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C.“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D.“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10.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A.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D.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作出的最重大的决策是()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拨乱反正,纠正重大冤假错案D.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13.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1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建立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5.“文革”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重新启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A.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C.取消人民公社制D.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16.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A.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B.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株洲的铁路C.京汉铁路D.淞泸铁路17.“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B.航运C.航空D.电报通讯18.16世纪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9.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乘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信工具20.下列图片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的是()21.19世纪末,在世界上引起交通工具领域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A.蒸汽机和轮船B.电力机车的运转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D.发电机制造成功2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①交通运输业②机器制造业③汽车工业④电力工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23.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是在()A.50年代中期B.60年代末C.70年代初期D.90年代初24.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到它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