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1.(2020全国Ⅱ卷·30)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单位:%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465251122表1反映出当时边区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涉及工人、农民、商人、知识分子、地主等多个阶层,结合时间信息可知民族矛盾加深,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民主政权落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故选D项;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于1940年,排除A项;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一切赞成抗日的民主人士,对汉奸和反动派实行专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改变”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45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并未建立联合政府,排除C项。2.(2020浙江卷·13)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答案】C【解析】根据“沪战两月”“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可以判断这一战役是淞沪会战,这一战役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C正确;1932年1月28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三万人在上海抵抗日军十万军队的历时33天的英勇战斗,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排除A;广州、武汉沦陷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排除B;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排除D。3.(2019·北京高考·17)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A.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B.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C.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D.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故选D项;正面战场由国民党领导,排除A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壮大了八路军的力量,不是新四军,排除B项;延安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排除C项。4.(2019.4·浙江高考·13)抗战时期,某次战役的亲历者感慨地说:“这次打仗……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姓……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抬运伤兵……胜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这场“仗”指的是()A.太原会战B.百团大战C.枣宜会战D.台儿庄战役【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千万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姓……胜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台儿庄大捷又称鲁南会战,以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故选D项;太原会战是中国军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排除A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排除B项;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与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在湖北枣阳和宜昌的一场战斗,排除C项。5.(2019·江苏高考·9)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右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A.夫唱妇随赴战场B.抗战流血不流泪C.国共北伐齐协力D.解甲归田喜而泣【答案】B【解析】根据“1940年”可判断当时应该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不许戎衣有泪痕”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奔赴抗日战场的情形,即抗战流血不流泪,所以“不许戎衣有泪痕”,故B项正确;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上战场,不是夫唱妇随上战场,故A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时间是1940年,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故C项错误;1940年,抗战没有胜利,处在战略相持阶段,没有解甲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