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2017.7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答题前请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将第I卷题目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题目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Fe:56Mn:55Cu:65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C和14N含有相同的中子数B.14C和14N质量数相同,互为同位素C.12C和13N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12CO和14CO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2.下列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B.H2O的电子式:C.葡萄糖的分子式:C12H22O11D.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化学物质内部都存在化学键B.共价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C.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D.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②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③有机物完全燃烧后都只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④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⑤塑料、橡胶和光导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⑥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A.①⑤⑥B.②④C.①②③⑤D.③④⑤⑥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IA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B.过渡元素全是金属元素C.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造半导体的材料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B.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也可以形成共价键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D.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7.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Na、Mg、Al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B.Si、P、S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降低C.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Cl、Br、I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8.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C.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9.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对应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和8B.11和13C.11和16D.12和17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B.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C.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都是热量变化D.只有化学反应过程中才有能量变化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生成与水的电解是可逆反应B.实验室用H2O2制O2,加入MnO2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C.反应2SO2+O22SO3中,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让SO2、O2完全转化为SO3D.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烯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苯可做有机溶剂,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乙醇和乙烷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13.对于300mL1mol·L-1盐酸与铁片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①升高温度②改用100mL3mol·L-1盐酸③再加300mL1mol·L-1盐酸④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⑤改用100mL98%的硫酸其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14.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丙<丁<戊B.金属性:甲>丙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15.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