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参评《哈姆雷特》教学设计宝桥中学杜凤慧《哈姆雷特》教学设计内容提要:本文是关于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必修四《哈姆雷特》的教学设计。核心是通过戏剧的人物、情节和矛盾冲突的分析探究悲剧震撼人心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人格,同时,通过自主设计问题、方案,搜集材料以及小组分工合作、探究,比较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哈姆雷特教学设计悲剧美合作探究比较阅读一、教学设计意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阅读与鉴赏”部分强调要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方面获得发展。那么,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问题,并会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的过程中获得启发与提高;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和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哈姆雷特》作为经典文学作品,对其进行有效的、学生自主的阅读,构筑真正的学案课堂,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会起到巨大的作用。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方法。学会品评人物。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尤其是比较阅读的能力。体会悲剧震撼人心的美,初步形成对于悲剧内涵、悲剧美的认识。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图书、网络查阅资料,确定研究方法和要点,进行学习和探究。学会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来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和过程,并进行修正、总结和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了解悲剧的特点,感受悲剧震撼人心的魅力,体验人生,思考人生。提高学生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三、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材内容:本课属于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5阅读与鉴赏中的戏剧单元。本单元共三篇文章:《雷雨》《窦娥冤》《哈姆雷特》,《雷雨》能历久不衰的原因是“激烈的矛盾冲突”及“由社会伦理错综复杂的关系而造成的悲剧”,矛盾的梳理及人物形象、个性化的台词自然是分析的重点。而它又是戏剧的典型代表,学生学习好这篇戏剧就可对戏剧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窦娥冤》作为中国古典戏剧的代表作品,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尤其是唱词都使本课的教学丰富而目的明确。而《哈姆雷特》虽是经典名著,但课文仅选取最后一幕——《比剑》,与前两课相比,节选部分在人物形象、语言方面并无特别突出之处,如果依然按照一般套路来学习本课,不仅重复无新意,而且浪费了本文在激发学生文学作品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操与能力的巨大作用。因此,本课设计重在通过阅读《哈姆雷特》引导学生探究悲剧的内涵和悲剧美。教学重点:对哈姆雷特复仇行为的深刻内涵的理解;对哈姆雷特思想性格特征的分析认识;对哈姆雷特之死的正确评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重点突破:教师设计大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搜集材料,指导学生分析比较,逐步获得丰富的感受和正确的理解。教学难点:对哈姆雷特这一形象的复杂性、进步性的理解;对悲剧美的体悟。难点突破:教师点拨,设置情境,循序渐进。设置情境,触发学生思考探究,指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由浅入深地触及问题的本质。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教学策略:本课设计紧密围绕学生素养的提高,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知识构建、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组织、引导、启发、促进。教法:主题教学:将“悲剧震撼人心的美”作为教学核心,组织学生围绕这一核心设计小问题,搜集、整理、分析材料,对材料进行比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