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课题21、乡下人家课型精读教学课时2授课时间2014.4.21教学目标1、能够读准“冠、结、率”的字音,规范书写“率、觅”两个字,能正确读写“棚架、鸡冠花、装饰、捣衣、和谐、率领、觅食”这些词,运用多种方法初步理解词义。2、通过读文字、想画面的方法感受乡下人家别有风趣的装饰,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赞美和热爱。3、运用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描写乡下人家冬天的独特、迷人的景物。知识结构图瓜藤攀檐图:别有风趣的装饰多音字:结、冠、场乡鲜花春笋图: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独字形:率觅下鸡鸭觅食图:大踏步走来走去特字义:棚架捣衣(图)人院落晚餐图:天高地阔迷装饰探(随文识词)家月夜睡梦图:月明人静唱起歌人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课文,试着用精炼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感受乡下人家的美,不仅在风景,还在于人情,渗透作者的表达方法。2.通过读文字、想画面的方法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赞美和热爱。学情分析学习起点预测1.农村的孩子生长在乡村,却并不一定能发现家乡的美;城里的孩子生长在高楼林立的都市,更是对乡下生活缺乏了解。2.学生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语言感悟能力以及质疑的能力。学习困难预测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赞美和热爱是本课的难点,要通过读文字、想画面的方法贯穿全文,即“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21、乡下人家独特迷人教学反思呈现现象归因分析改进措施教案续页(第课时)步骤教学流程课堂调控导入一、画面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乡下风光的多媒体课件导入问猜猜这是哪里?板书:乡下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乡下的人家板书:人家连起来读课题乡下人家2.乡下人家是一幅幅的画,你能美美地把它读出来吗?(感情朗读课题)重难点突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理解“棚架、捣衣”等词语,强调多音字“冠、率”。解决处理:(1)棚架:用木头架起来供植物攀爬的架子(2)鸡冠花冠多音字(3)捣衣看图(4)装饰结合身边例子使……东西变得更加好看3、练习写字:率、觅。三、再次读文,检测读书情况1、轮读课文。随机强调多音字(1)“结”、jiē当表示植物结出果实的时候读jiē(2)“场”,两个读音“chángchǎng”(3)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春末夏初,粉红的芍药在风中翩翩起舞,夏风阵阵的六月美丽的凤仙露出了笑脸,夏末秋初,鸡冠花羞红了脸蛋,金秋时节,大丽菊欣然怒放,这就叫“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适时评价。2、交流第一幅画面的可爱之处。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装饰”。(1)装饰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装饰”小屋的是什么?(2)瞧,孩子们,这就是农家的小屋,你就是那小屋的主人,你打算怎么装饰你的小屋?(3)会读书的孩子,边读书边想画面,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4)小屋装饰好了吗?作为主人,我想采访一下你这装饰特别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说出有生机、是有生命的充满活力的。)3、春天播种发芽,夏天生机勃勃,秋天硕果累累,难怪作者说:“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4、多美的地方啊,多可爱的画面呀,能给这幅画起歌名字吗?5、你们看读文章,想画面,抓住画中的景和景物特点来概括文段的内容也是以中国不错的学习方法。6.乡下人家是诗也是画,是画也是诗,有人画面才会更加和谐,若是在夏天的傍晚乡下的人又是怎样?(读第5段)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起个名字?(好响亮的名字)7.夏姑娘悄悄地走了,伴着纺织娘“织织”的歌声,秋姐姐欣然来到,配乐读第6段,你的眼前又是如何?五、读写结合检测一幅幅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冬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试着用上两三句话写一写。六、总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教学拓展1.乡下风景图片2.乡下人家的冬天总结提升能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强调并写会了课文中的生字,学习到了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