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知能检测(六)(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解析】氢能来源于水的分解,原料普遍,①正确;氢气易燃,放出的热量多,②正确;氢气易燃且体积所占空间大,若压缩则需要高压,因此储存不方便,③错;水的分解需要大量的能量,④错。【答案】B2.(2012·枣庄质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B.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值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值也不相同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解析】在298K、101kPa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反应条件,而不是标准状况(273K、101kPa)。【答案】B3.(2012·滨州模拟)有关如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A.铜片上有气泡逸出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C.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解析】锌为负极,Cu为正极,正极上发生反应:Cu2++2e-===Cu,A错;取出盐桥后无法形成闭合回路,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B错;由于CuSO4溶液中的Cu2+不断放电,正电荷减少,为了保持溶液呈电中性,K+会移向CuSO4溶液,C对;反应后铜片质量会增加,D错。【答案】C4.已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ΔH=-24.2kJ·mol-1;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ΔH=-57.3kJ·mol-1。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A.-69.4kJ·mol-1B.-45.2kJ·mol-1C.69.4kJ·mol-1D.45.2kJ·mol-1【答案】D5.如图所示,E是用CuCl2溶液和品红试液的混合液湿润的滤纸,用石墨作电极,通电后发现乙周围滤纸退为无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是阳极,a是阴极B.a是正极,b是负极C.乙是正极,甲是负极D.乙是阳极,甲是阴极【解析】电解CuCl2溶液,乙周围滤纸变无色,说明乙处生成Cl2使品红退色,则乙是阳极,电极反应为2Cl--2e-===Cl2↑,甲是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则与乙相连的b是正极,a是负极。【答案】D6.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2SO2(g)+O2(g)2SO3(g)ΔH=-QkJ·mol-1(Q>0),若反应中充入1molSO2(g)和足量的氧气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一定是kJ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能用分数表示C.电镀时,镀件做阴极,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D.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71.6kJ【解析】A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1molSO2(g)和足量O2(g)反应,生成的SO3(g)小于1mol,放出的热量小于kJ;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用分数表示;C电镀时镀层金属做阳极,待镀金属做阴极,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D式表示2mol氢气完全燃烧时的焓变为-571.6kJ·mol-1。【答案】C7.(2012·三明质检)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装置中有Fe2+生成【解析】①为原电池,Zn作负极,Cu作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K+)移向正极(Cu片);②为电解池,a极为阴极,阴极反应式为2H++2e-===H2↑,破坏了水的电离,H2OH++OH-,正向移动生成大量OH-,pH增大;③为精炼池,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为含Cu2+的溶液,d极应为粗铜;④为原电池,Zn为负极,电子由Zn经导线流向Fe,正极(Fe)反应为:2H++2e-===H2↑,无Fe2+生成。【答案】B8.分析下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g)+B(g)===2C(g)ΔH=a(a<0)B.2A(g)+B(g)===2C(g)ΔH=a(a>0)C.2A+B===2CΔH=a(a<0)D.2C===2A+BΔH=a(a>0)【解析】分析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2A(g)+B(g)所具有的能量大于2C(g)所具有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