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考纲展示]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2.了解沉淀转化的本质。3.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都能进行相关的计算。考点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应用一、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率和生成沉淀速率相等的状态。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3.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内因,是决定因素。其他因素影响如下:1.浓度(Ksp不变)(1)加水稀释,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2)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难溶物相应的离子,平衡逆向移动;(3)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2.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Ksp增大。3.实例以AgCl(s)Ag+(aq)+Cl-(aq)ΔH>0为例外界条件移动方向平衡后c(Ag+)平衡后c(Cl-)Ksp升高温度正向增大增大增大加水稀释正向减小减小不变加入少量AgNO3逆向增大减小不变通入HCl逆向减小增大不变通入H2S正向减小增大不变4.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0℃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溶解性存在如下关系:三、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1)调节pH法如除去CuCl2溶液中的杂质FeCl3,可以向溶液中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使Fe3+形成Fe(OH)3沉淀而除去。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CuO+2H+===Cu2++H2O。(2)沉淀剂法如用H2S沉淀Cu2+,离子方程式为H2S+Cu2+===CuS↓+2H+。2.沉淀的溶解(1)酸溶解法如CaCO3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2)盐溶液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离子方程式为Mg(OH)2+2NH===Mg2++2NH3·H2O。(3)配位溶解法如AgCl溶于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gCl+2NH3·H2O===[Ag(NH3)2]++Cl-+2H2O。3.沉淀的转化(1)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如MgCl2溶液――→Mg(OH)2――→Fe(OH)3,则Ksp[Mg(OH)2]>Ksp[Fe(OH)3]。(2)规律: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越容易转化。(3)应用锅炉除垢:将CaSO4转化为CaCO3,离子方程式为CaSO4+CO===CaCO3+SO。矿物转化:CuSO4溶液遇ZnS转化为CuS,离子方程式为ZnS+Cu2+===CuS+Zn2+。名师点拨(1)并非Ksp越小,其物质的溶解度就越小。对于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的难溶电解质,它们的溶解能力可以直接用Ksp的大小来比较,Ksp越小,其物质的溶解度就越小;而对于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不同的难溶电解质,它们的溶解能力就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比较。(2)难溶电解质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BaSO4、AgCl等都是强电解质。(3)用沉淀法除杂不可能将杂质离子全部通过沉淀除去。一般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沉淀已经完全。(2014·高考组合改编题)(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4·高考安徽卷)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推出结论“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B.(2014·高考安徽卷)根据“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推出结论“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C.(2014·高考重庆卷)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得到Ca(OH)2D.(2014·高考重庆卷)25°C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解析]A.盐酸的制备不一定通过复分解反应完成,也可以使用氧化还原的原理来制取,如HClO光照分解生成HCl,A错误;B.根据溶解平衡可知,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硫化铜比硫化锌更难溶,因此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B正确;C.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2OH-===CO+2H2O+CaCO3↓,得不到氢氧化钙,C错误;D.氢氧化铜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Cu(OH)2(s)Cu2+(aq)+2OH-(aq),硝酸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大,抑制氢氧化铜的溶解,因此在硝酸铜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D正确。[答案]BD1.沉淀溶解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也同样遵循勒夏特列原理。2.复分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