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应用举例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文】已知A,B两地的距离为5km,B,C两地的距离为10km,经测量可知,,则A,C两地的距离为()A.5kmB.kmC.kmD.km2.【题文】如图,一艘轮船以每小时60海里的速度自A沿南偏东的方向直线航行,30分钟后到达B处,在C处有一座灯塔,轮船在A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南偏东,在B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北偏东,那么B,C间的距离是()A.海里B.海里C.海里D.海里3.【题文】为了测量一建筑物的高度,某人在地面上选取共线的三点A,B,C,分别测得此建筑物的仰角为,,,且AB=BC=30m,如图所示,则建筑物的高度为()A.mB.mC.mD.m4.【题文】如图,巡航艇在海上以的速度沿南偏东的方向航行.为了确定巡航艇的位置,巡航艇在B处观测灯塔A,其方向是南偏东,航行到达C处,观测灯塔A的方向是北偏东,则巡航艇到达C处时,与灯塔A的距离是()1A.B.C.D.5.【题文】如图所示,在一条水平直线上选取三点A,B,C进行测量,测得AB=25m,BC=60m,水深AD=40m,BE=100m,CF=55m,则的余弦值为()A.B.C.D.6.【题文】一架直升飞机在600m的高空中,测得地面上一座塔的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是和,则塔高为()A.B.C.D.7.【题文】若锐角△ABC的面积为,且,则()A.B.C.D.8.【题文】△ABC的三内角所对边的长分别是,若,则角的大小为()2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9.【题文】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3,sinC=2sinA,则△的面积为.10.【题文】两船同时从港出发,甲船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向北偏东的方向航行,乙船以每小时12海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航行,一小时后,两船相距海里.11.【题文】如图,某人在垂直于水平地面的墙面前的点处进行射击训练.已知点到墙面的距离为,某目标点沿墙面上的射线移动,此人为了瞄准目标点,需计算由点观察点的仰角的大小.若,,,则的最大值是.(仰角为与平面所成角)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2.【题文】如图所示,在山顶上有一座塔,在山底测得塔顶的仰角∠CAB=45°,沿倾斜角为30°的斜坡走1000米至S点,又测得塔顶的仰角∠DSB=75°,求塔高BD.313.【题文】如图,渔船甲位于岛屿A的南偏西方向的B处,且与岛屿A相距18海里,渔船乙以15海里/小时的速度从岛屿A出发沿正北方向航行,若渔船甲同时从B处出发沿北偏东的方向追赶渔船乙,刚好用2h追上,此时到达C处.(1)求渔船甲的速度;(2)求的值.14.【题文】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1)求角;(2)若,求及△的面积.45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2应用举例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在△中,AB=5km,BC=10km,,根据余弦定理得,.故选D.考点:利用余弦定理测量距离.【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2.【答案】A【解析】易知在△中,海里,,根据正弦定理得,解得(海里).考点:利用正弦定理测量距离.【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3.【答案】C【解析】设建筑物的高度为,由题图知,,,,所以在△和中△中,分别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①,6②,因为,所以③.由①②③,解得(舍去),即建筑物的高度为.考点:利用余弦定理测量高度.【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4.【答案】D【解析】在△中,,,,则,由正弦定理,得.考点:利用正弦定理测量距离.【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5.【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作∥交于,交于.,7,,在△中,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得,.考点:利用余弦定理测量角度.【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6.【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在Rt△ACD中可得,,在△ABE中,由正弦定理,,∴.考点:利用正弦定理测量高度.【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7.【答案】D8【解析】三角形面积,由于△ABC为锐角三角形,所以,由余弦定理可求得,故选D.考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8.【答案】B【解析】,故选B.考点:正、余弦定理综合.【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9.【答案】3【解析】由正弦定理得,由余弦定理得,因此考点: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题型】填空题【难度】一般10.【答案】28【解析】如图,△ABC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