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高中2015届高三历史限时训练131.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翻车的演变,这个过程体现了A.经济形态的变革B.耕作方式的变化C.工具材质的革新D.灌溉动力的改变2.黄宗羲曾说:“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以上言论中可以看出黄宗羲:①认为末业指不切民用的行业②反对重农抑商③主张工商皆本④反对以农为本A.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3.《南浔丝市行》一诗绘声绘色地描绘了19世纪中期湖州南浔生丝买卖情景:“蚕事乍毕丝市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语聋人耳。纸牌高扬丝市廛(古代房屋),沿门挨户相接连。喧哗鼎沸晨至午,并肩累迹不得前。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以下对诗文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有①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②外国的商业势力侵入中国③中国的生丝贸易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4.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下列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合作社1958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农民领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A.经营方式的改变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C.农民利益的保护D.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改变5.古代罗马人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以下关于罗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B.公民法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C.万民法的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D.自然法是罗马法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6.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7.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原因A.海外贸易兴盛,实行重商主义政策B.工业革命完成,奉行自由贸易政策C.垄断组织建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D.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海上霸权8.某高中生制作了一个“十九世纪以来世界美术的辉煌”的网页,从网页的链接中可以查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格尔尼卡》、《向日葵》、列宾、“扑向太阳的画家”等杰出的美术作品和画家的介绍。据此判断该网页提供的链接有:①浪漫主义绘画②现实主义绘画③印象主义绘画④立体派绘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查阅了以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B.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C.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不结盟运动的诞生10.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重新高涨,迎来所谓“新经济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主要得益于A.国家干预,全面调控B.市场调节,保护竞争C.削减开支,紧缩货币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11.(东汉思想家王充说:)“始皇前叹韩非之书,后惑李斯之议,燔五经之文,设挟书之律。五经之儒,抱经隐匿;伏生之徒,窜藏土中。殄(灭绝)贤圣之文,厥辜深重,嗣不及孙。”这段论述认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是A.法家思想激化了社会矛盾B.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C.儒生消极避世的结果D.实行“焚书令”和“挟书律”12.伏尔泰说:“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该材料盛赞了古代中国的A.内外朝制、察举制B.三公九卿制、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D.内阁制、科举制13.(22分)随着世界各地区联系的逐渐加强,打破隔阂,相互依存,融入世界是历史的选择。材料一对于中国来说,十三行的出现维护了天朝的规制,而对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