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初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着群居生活2.在学校科技月活动中,某班同学准备创作“半坡原始居民”的历史剧,大家周末回家准备素材,请问下面不该出现的素材是A.磨制的石器B.粟C.陶器D.水稻3.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4.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A.尧B.舜C.鲧D.禹5.从夏商两代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一国的国君应该A.增强国力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重视军事6.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7.巨大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9.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什么思想?A.“仁”B.“因材施教”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1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韩非子D.孙膑11.全球各地现有孔庙1300余座。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查阅A.《道德经》B.《论语》C.《庄子》D.《韩非子》12.《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13.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A.多生产粮食布帛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14.姓名是浓缩的历史反映。“司马耕”“牛子耕”等姓名可能会大量出现在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西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15.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兵家16.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A.黄帝B.屈原C.孔子D.老子17.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A.私学的兴盛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C社会的急剧变革D.士人的解放18.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19.下列古代生产工具,在战国时使用广泛的是A.石制工具B.木制工具C.青铜工具D.铁制工具20.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A.治理黄河B.兴修灵渠C.大禹治水D.都江堰21.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A.金文B.甲骨文C.楷书D.小篆22.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A.黄帝B.秦始皇C.汉高祖D.汉武帝23.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秦朝时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A.显示秦朝强大B.抵御匈奴C.便于秦始皇巡游D.征服越族24.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消除秦王朝的残余势力B.恢复发展生产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25.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加强,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A.兴办太学B.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C.打击地方王国势力D.独尊儒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26.__________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中国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定位世界文化名人。27.汉代丝织业发达,已经使用______________。汉代冶铁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前列,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