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学科第一次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从下面的4个选项中任选其一,每题2分)1.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A.松鼠不断寻找食物B.钟乳石由小变大C.小狗排尿D.人晕车呕吐2.某活动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蜻蜓、蚂蚱、小鸟、蘑菇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能进行呼吸B.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C.都能生长和繁殖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3.生物圈的范围是()A.海平面以下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B.海平面以下20千米C.海平面以上20千米D.全部在岩石圈4.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具有新陈代谢现象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5.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6.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A.有细胞结构B.有应激性C.体小且为绿色D.能生长繁殖7.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C.所有变量都不同D.所有变量都相同8.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A.氧气的有无B.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C.微生物的有无D.烧瓶容量的大小9.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A.发现并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10.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①对光②观察③整理和存放④安放装片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1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C.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左边缘7厘米左右的地方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12.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甲和丁B.乙和丁C.甲和丙D.己和丙13.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图1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14.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①滴一滴生理盐水②染色③盖盖玻片④用凉开水漱口⑤取腔上皮细胞并涂抹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①④⑤③②D.④⑤①③②15.要将图1中染色较好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A.上B.下C.左D.右16.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体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A.叶绿体和液泡B.细胞壁和线粒体C.细胞壁和液泡D.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17.若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18.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19.黄瓜果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线粒体⑥叶绿体⑦液泡A.①⑥⑦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20.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A.细胞的分裂和生长B.细胞的生长和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和分化21.青蛙个体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蛙。在这复杂的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的分裂和生长D.细胞分化22.骨髓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A.分裂B.分化C.生长D.癌变23.洋葱的表皮属于()A.上皮组织B.保护组织C.机械组织D.营养组织24.下列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B.人体内担负着运输任务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C.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