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物质检验实验设计VIP免费

物质检验实验设计_第1页
1/3
物质检验实验设计_第2页
2/3
物质检验实验设计_第3页
3/3
物质检验实验学案备考知识物质检验尽可能利用特征反应,注意检验顺序、排除干扰。备考练习1、某学生要做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实验。他的实验设计了7个步骤,其中5个步骤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已写明,实验步骤如下:a.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甲中b.再向溶液里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c.过滤,取少量滤液盛在试管乙里d.向试管里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e.滴入几滴酚酞试剂f.g.试将上面尚缺的两个步骤所用的试剂(自选)及实验操作补写完整,然后按实验操作的顺序排列。(注意排除CO32-对OH—和Cl—的干扰)2、有机物的C、H含量常用燃烧和与CuO灼烧等方法使之生成CO2和水,测它们的质量求得有机物中碳和氢的百分含量,现有某固态有机物在加热情况下鼓入足量的氧气使其完全燃烧,今有如下仪器.(1)为确定某固体有机物的最简式(实验式)下述仪器中最少需要的种类有________种,它们是________,其中要一前一后用两次的是________,(填仪器编号)其作用前者为________;后者为________.但为完成测定还缺少的一种重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_.(2)为确定固体有机物是烃还是其含氧衍生物,实验依据是________.(3)为确定其分子式还需知道下述中的A.熔、沸点B.定温、定压下蒸气密度C.固定有机物的体积D.重要的化学性质3、实验室常用燃烧分析法来测定有机物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这种方法是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在750℃时,用氧气流将样品氧化成CO2和H2O,再根据CO2和H2O的质量求出有机物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现用下列各仪器装置来确定乙炔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回答下列问题:(1)若产生的气体由左向右流向,各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2)装置Ⅰ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Ⅲ的作用是________.(3)装置Ⅳ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Ⅴ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4)实验前称得Ⅰ、Ⅱ两装置的质量分别为m1g和n1g,实验完毕,称得Ⅰ、Ⅱ两装置的质量分别变为m2g和n2g,则乙炔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列出算式).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忽略N2O4的存在,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Ⅰ.实验装置如下图1所示图1图2(1)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得出“NO2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Ⅱ.实验装置如上图2所示(1)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NO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Ⅲ.为了更直接说明“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这一问题,请你重新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参考答案1、滴加硝酸钡(或硝酸钙)溶液至沉淀不增加滴加稀硝酸至酚酞褪至无色adfcegb2、(1)4a、d、f、hh吸收H2O吸收CO2天平(2)试样质量=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为烃试样质量>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为烃的含氧衍生物(3)B3、本题考查学生乙炔的制取方法、干燥、氧化原理及产物的吸收测定顺序.由于制得的乙炔气含水对燃烧及产物测定有影响,故制得的乙炔气体必须先干燥,然后再进行题中的催化氧化,乃至测定产物的质量.所以(1)G、E、F、H、I、C、D、A(2)吸收燃烧产生的气体;吸收产生的水蒸气;吸收乙炔中的水蒸气.(3)(4)4、Ⅰ.(1)化学方程式是(1)4HNO3(浓)4NO2↑+O2↑+2H2O(2分)(2)不正确(1分),理由是带火星的木条熄灭可能是由于加热时产生大量水蒸气。(2分)Ⅱ.(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NO3)22CuO+4NO2↑+O2↑(2分)(2)正确(1分),理由是硝酸铜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氧气的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物质检验实验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