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己十二经络取穴课件目录CONTENTS•十二经络基础知识•十二经络取穴方法•十二经络常用穴位与作用•十二经络取穴应用实例•十二经络取穴手法与注意事项01十二经络基础知识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是主要的通道,络脉是分支通道。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体,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经络系统概述十二经络按阴阳五行属性分为三阴三阳,与脏腑相络。每条经络有其特定的分布路线和穴位,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例如:手太阴肺经:主治咳嗽、气喘、胸闷等肺系疾病。十二经络的分布与作用经络与脏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例如:手厥阴心包经:主治心悸、胸闷、胸痛等心系疾病。足阳明胃经:主治胃肠不适、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十二经络与脏腑的关系02十二经络取穴方法定义描述举例循经取穴法循经取穴法是指根据经络的循行路线,选择与疾病相关的经络和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循经取穴法注重的是经络和穴位的功能,通过选取与疾病相关的经络和穴位,以刺激经络和穴位的气血运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对于头痛、头晕等病症,可以选择足太阳膀胱经的攒竹、睛明、承光等穴位进行治疗;对于胸闷、心悸等病症,可以选择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大陵等穴位进行治疗。描述辨证取穴法注重的是病人的证候类型和证候特点,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和特点,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定义辨证取穴法是指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举例例如,对于风寒感冒,可以选择风池、风门、列缺等穴位进行治疗;对于脾胃虚弱,可以选择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治疗。辨证取穴法特定取穴法是指根据特定的穴位主治功能,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定义特定取穴法注重的是穴位的主治功能和特点,根据不同的病症和需要,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描述例如,对于头痛、头晕等病症,可以选择百会、太阳等穴位进行治疗;对于失眠、多梦等病症,可以选择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治疗。举例特定取穴法03十二经络常用穴位与作用中府尺泽列缺孔最手太阴肺经01020304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通血脉。泄热平喘、舒经活络、调和肺气。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镇咳祛痰。调理肺气、清热止血、平喘止咳。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舒缓止痛。合谷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舒缓风疹。曲池舒经活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肩髃宣肺解表、通经活络、调理脾胃。迎香手阳明大肠经清热解毒、活血明目、消肿止痛。承泣醒脑开窍、回阳救逆、镇惊安神。人中补益气血、调理脾胃、舒缓疼痛。足三里泄热止痛、理气和胃、活血化瘀。内庭足阳明胃经健脾和胃、调经止血、安神定志。隐白太白三阴交阴陵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舒缓胸闷。调理月经、利水消肿、舒缓疼痛。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足太阴脾经调理心脏功能、活血化瘀、舒缓胸闷。极泉调理心脏功能、泄热止痛、平喘止咳。少海调理心神、安神定志、镇惊安神。通里镇静安神、调和心脾、平喘止咳。神门手少阴心经少泽清热利咽、通乳活络、养血安神。后溪调理颈椎、舒缓肩背痛、镇静安神。养老调理目疾、舒缓肩背痛、调理心脏功能。小海调理心脏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手太阳小肠经04十二经络取穴应用实例01020304总结词详细描述取穴手法感冒咳嗽刺激肺经和大肠经是治疗感冒咳嗽的有效方法。感冒咳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通过刺激肺经和大肠经,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有效缓解感冒症状。用指腹或指节按压或揉压,以酸胀为度,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尺泽、列缺、太渊、曲池、合谷、天枢、足三里。总结词详细描述取穴手法头痛失眠头痛失眠常常困扰着现代人,通过刺激心经和心包经,可以调和心气,安神养心,有效缓解头痛失眠症状。神门、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用指腹或指节按压或揉压,以酸胀为度,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刺激心经和心包经可有效改善头痛失眠。总结词刺激肾经和膀胱经可治疗腰酸背痛。详细描述腰酸背痛是很多人面临的困扰,通过刺激肾经和膀胱经,可以补肾壮骨,祛风止痛,有效缓解腰酸背痛症状。取穴涌泉、太溪、照海、命门、腰阳关。手法用指腹或指节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