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复习一、课标要求: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命题核心解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与西藏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特别是澳门回归,2009年是澳门回归10周年。台湾问题与国共两党合作热点一、民族区域自治和西藏(1)民族特点:(2)民族政策:(3)实行情况:热点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一国两制”的构想——邓小平(1)出发点:(2)最早针对的地区:();(4)最早得以实现的地区:();(5)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制度;(6)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2.经过: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香港回归,成立();区花为();1987年中葡签署联合声明,()澳门回归,成立()。区花为()。3.意义:4.香港、澳门问题顺利解决的根本原因:成功地运用了()的基本方针;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5.启示:热点三、台湾问题通过教师搜集到的中招典型例题来拓宽学生的思维,训练做题的方法,提高做题的能力。1、(江苏泰州)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台湾“教育部”近日公布一份所谓“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草案”,公然将中国清朝和中华民国的历史归类为“世界史”。——人民网材料二:2004年11月9日,台“教育部”在网站上公布了新的“纲要草案”,把高中历史课本分为4册,第一册是所谓的“台湾史”,第二册是中国史,第三册和第四册是世界史。新的“纲要草案”中的“台湾史”不仅单独成册,而且与中国史的比例由现在历史课程中的3∶7,增加到1∶1。2006年度历史课本,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日战争、国共内战都被列入中国古代史,直到1945年光复台湾后才属于“台湾史的范围”。——人民网材料三:我们之前读的四书五经、《史记》、唐诗宋词、《西游记》、《水浒》、《古文观止》等,是否全部要当成“世界文学”来读呢?——台湾一中学生的疑惑——《大家文摘报》(2003年11月21日)(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清朝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1分)(2)材料一、二的内容在实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3)你如何帮助材料三这位台湾中学生解除疑惑?(2分)2、2007年河南省中招24(6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材料二: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大会上讲道:香港回归祖国的形式和过程,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香港,在世界各国目光的注视下,接受了一项开创历史先河的殊荣。文明深信不疑,一定能够克服历史新事业带来的一切挑战,香港的明天会更美好。材料三: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过程和结果时说:“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是胜利,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实力远在我们之上的而又丝毫不愿妥协的对手打交道。”3、材料解析(1)材料一中的场景具体发生在什么时间?(1分)(2)材料二中“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之的是什么?对香港的未来做了怎样的展望?(2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条件有哪些(3分)材料一:2005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为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题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贺词;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庆祝大会在拉萨火车站隆重举行,胡锦涛主席为此专致贺电。材料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请回答:(1)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周年。(1分)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入藏公路?(2分)(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了制度。(2分)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作用?(2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2分)4、选择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