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蒙阴县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图到答题卡上)1.小李将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1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2.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A.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B.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C.同时沸腾D.稍后沸腾3、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一一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一一凝华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5.完全燃烧1kg柴油放出的热量能使多少质量的水温度升高20℃?[已知柴油的热值是4.2×107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假定放出的热量被水完全吸收.()A.2kgB.20kgC.50kgD.500kg6.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3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7.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会变成水8.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双手互搓发热C.晒太阳取暖D.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9、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10.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0.2kg水从25℃加热至沸腾需吸收的热量是(C水=4.2×103J/(kg·℃))()A.2.1×103JB.6.3×103JC.2.1×104JD.6.3×104J11.夏天,当你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你会发现:岸边的砂石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是凉的,这是因为()A.水比小石头的温度变化大B.水比小石头的比热容大C.石头比水吸热能力强D.水比小石头的比热容小12.木工在锯木头时,需要来回拉动锯条,这时锯条温度将升高.该过程主要通过()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B.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D.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13.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凝固,后蒸发C.先液化,后汽化D.先凝固,后升华14.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A.体温计B.酒精温度计C.煤油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图515.如图5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6.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7.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吸热的是()A.游泳结束上岸后感到有点冷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18.一台内燃机的转速是1440转/分,那么在每秒钟内做功()A、6次B、12次C、24次D、48次19、已知C铝>C铜,初温和质量相等的铝球和铜球,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则()A.热量由铜球传给铝球B.热量由铝球传给铜球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缺少条件,无法确定。20.燃烧甲、乙两种燃料,甲放出的热量比乙多,则()A、甲的质量一定大B、甲的热值一定大C、甲的比热容一定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了正电,这是由于()A.玻璃棒失去了电子B.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