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期末测试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关于经纬网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M点位N点的西北方向B.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C.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D.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2.如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点比③点早看到日出B.此时刻②点的白昼比①点长C.从③点沿经线不改变方向可以直接到达②点D.④点的经纬度是(23.5°S,90°W)3.在1:100000的地图上量的两点距离为5厘米,则这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为()A.5千米B.25千米C.10千米D.250千米4.如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区的地形图,在开发本地的过程中,不合理的做法是()A.拟修建一座水库,水坝位置应选在a、b两地中的b地B.修建水库前,甲、乙两村都必须搬迁C.丙、丁两度假村之间拟修一条公路,应选在线路④4题图5题图5.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6.下列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A.B.C.D.7.有人预测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A.当地火山和地震的活动造成的B.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红海拓展C.冰川融化,地震活动造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继续张裂作用8.下列四句诗中,描述天气现象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吹来舶棹风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9.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能减少或杜绝出现雾霾天气的行为是()①农民燃烧秸秆肥田②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③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④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读图,玲玲在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图,周二天气()A.小雨、最高气温36℃B.晴朗、最低气温26℃C.多云、气温日较差10℃D.阴天、气温年较差10℃11.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B.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C.纬度越高气温越高D.同纬度夏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12.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13.下列气候资料图中,属于终年高温,一年之中有明显旱雨两季的气候类型是()A.AB.BC.CD.D14.有一位外国小朋友的家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位小朋友家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极地气候D.地中海气候15.造成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洋流16.苏东坡在词中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其中包含的地理原理是()A.地势高,气温低B.纬度高,气温低C.地势低,气温低D.纬度高,气温高17.近年来许多欧美的游客热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光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消失的景观,游客把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过度垦荒,将导致山体滑坡B.气候异常,冰雪融水淹没乞力马扎罗山C.海陆变迁,山峰将变成平地D.全球变暖,可能导致赤道雪峰景观消失18.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19.下列数据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