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学段试卷注意:本试卷共12页,19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30分)一、语言基础运用。(21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尾鳍(qí)怪诞(yán)颤栗(zhàn)好大喜功(hào)B.聒噪(ɡuō)嚼烂(jué)吮吸(shǔn)畏葸不前(sī)C.踝节(huái)璀璨(càn)束缚(fù)人才济济(jǐ)D.角逐(jué)便利(pián)贪婪(lán)区区可数(shǔ)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马驹撕打捉迷藏矫健多姿B.遨游翱翔沉淀淀别出心裁C.漫游磅礴一小撮刨根究底D.轻盈苍桑颤微微撒手人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日本在处理国内危机的同时,应该推己及人,充分考虑事故可能对他国产生的影响,采取一切必要、可行的措施,保护海洋环境,切莫以邻为壑,对其他国家造成损害。B.守着祖先留下的土地,想将其一直传承下去,当做留给下一代的丰厚遗产,这样积重难返,安土重迁,地域文化和乡土理念就逐渐形成。C.作为中华龙文化园,龙园每一处建筑和雕塑,或气势磅礴,或构想奇异,或匠心独运,传承着数千年来龙文化对中国建筑、艺术、宗教、民俗的深远影响。D.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容易任发布者摆布,加上“三人成虎”定律的影响,一件事情被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大量转发的时候,一个伪事件很容易“被成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林清玄的作品,对于大家并不陌生,但低调的林清玄却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因此也常有人会把他误认为“美女作家”。B.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C.所有中国传统民居的风格和实用价值常和当时或当地的自然特点、人文风俗联系起来,并且,各地各时各族的古民居均具有自己的特点。D.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倒”的“硬汉形象”,并由此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⑥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A.②③①④⑤⑥B.②③⑥④①⑤C.③①⑤②④⑥D.③④②①⑥⑤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加:更,更加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申:重复C.余嘉其能行古道嘉:嘉奖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快速7.对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雍州之地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未之有也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A.①②⑤/③/④B.①③⑤/②/④C.①②/④/③⑤D.①②/⑤③/④二、阅读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中国传统家训的公益教化陈延斌博施济众、扶危济困、热心公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民间士绅、百姓都是这种观念的倡导者和力行者。中国传统家训中就有极为丰富的公益教化的内容。首先,家训的作者都把尽自家财力、物力资助贫苦的族党乡人视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许汝霖的《德兴堂家订》告诉子孙要俭朴,婚丧祭祀要从简,用祝寿、祭祀等省下来的钱,济孤寡,助婚丧,立家塾。在这方面,被宋元明三代皇帝旌表的浙江浦江郑氏家族在其家训《郑氏规范》中规定得更为具体:对族人要多加体恤、帮助,缺粮者每月给谷六斗;不能婚嫁者助之;乡邻无家可归者给房屋居住;无子孙的乡邻死亡后,给棺材安葬。其次,许多家训都特别强调要周济鳏寡孤独。《郑氏规范》要家人对“鳏寡孤独果无以自存者,时周给之”。韶山毛氏宗族的《家劝》,用歌诀的形式训诫族人“矜怜孤寡”:“天下穷民有四,孤寡最宜周全……寒则予以旧絮,饥则授之余粮。积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