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基础练习1.下列加粗词语字形、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揣(chuǎi,思索)磨造孽(niè,罪恶)含糊(hánhu)B.忏(chàn,悔过)悔缧绁(léi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牢狱)硕(shuò,大)果仅存C.沏(qì,用开水冲泡)茶落(lào)子(北方方言把评剧或曲艺叫做“落子”)咂(zā)摸D.央告(央求)搭讪(shān)花哨(huāshao,鲜艳)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粉墨登场兵荒马乱无缘无故相依为命B.敲诈勒索自食其利惊慌失错负曲衔冤C.改头换面随机应变下不违例伤天害理D.尽善尽美乱七八糟老汽横秋千真万确3.朗读下列各句时,朗读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淑芬三爷,你说的对!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作也就得念佛!咱们都得忍着点!B.王利发对!您圣明,我胡涂!可是,您搜我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C.常四爷好啊!好啊!收拾得好啊!大茶馆全关了,就是你有心路,能随机应变地改良!D.刘麻子别,别,别出去!我差点叫他们抓了去!4.在北京话里,常把一些书面用语口语化,体现出一种幽默的味道。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是:()A.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我吧,真是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B.唐先生,你那点嗜好,在我这儿恐怕⋯⋯C.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D.你的嘴呀比我的还花哨!5.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2)李三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3)唐铁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6.下面的这些话,各是谁说的?反映了说话人什么性格特点或思想感情。(1)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改抽“白面儿”啦。(指墙上的香烟广告)你看,哈德门烟是又长又松,(掏出烟来表演)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闹来闹去,大清国到底是亡了,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公道话!现在,每天起五更弄一挑子青菜,绕到十点来钟就卖光。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人卖,有人买,我不过在中间帮帮忙,能怪我吗?(把桌上的三个茶杯的茶先后喝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茶馆》所表现的戏剧冲突是:()A.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与巡警的矛盾冲突B.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冲突C.正直、善良的常四爷与社会渣滓的矛盾冲突D.新旧社会的矛盾冲突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茶馆》的戏剧冲突是独特的,称为“图卷戏”。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众多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B.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茶馆》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物与旧时代的冲突。C.《茶馆》主要写的是裕泰茶馆从清代到解放前夕的变迁。D.《茶馆》第二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近20人。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这些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展开。综合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________(A.改良B.改变C.改革)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