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1.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会抓住描写人物对话时的动作、神态等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形象。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故事所阐明的道理。4.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故事所阐明的道理。2.分角色朗读课文。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1-9自然段。第二课时重点理解课文10-17自然段,明白寓言阐明的道理。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爱读书,爱学习。你们读过什么寓言故事?2.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27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题目听起来很有意思呀!其实故事更有意思,想读吗?那就痛快地读一读吧!要求:①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②遇到不懂的,不顺畅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为止。③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学习生字词。(1)课件出示一类生词。指名读,齐读。(2)指导书写难写的四个生字:谦虚嘴陶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4.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5.按照时间顺序,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你看出来了吗?第一部分:(1-9自然段)第二部分:(10-17自然段)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部分。三.精读第一部分(1-9自然段)1.谁来为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2.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预设:御厨、奚落)“奚落”是什么意思?铁罐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我们读了下文就知道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很好的学习方法。3.品读2-9自然段的对话。①同学们,2-9自然段主要都是人物的对话,像这样形式的课文我们也不是第一次碰到了,那我们该怎样理解呢?(抓住说话时的动作神态等重点词语。)②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2-9自然段,用“——”划出铁罐说的话,特别留心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动作神态,用着重号标出这些词语。③指名说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相机理解:a.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b.陶罐真的懦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第5自然段)自由读一读这一小节。从哪些词句看出来陶罐不懦弱?“再说……”后面是省略号。他是想说什么呢?说给同桌听听。再指名说。(相机板书:明理)c.铁罐为什么会恼怒?(相机板书:无知)④现在知道什么是“奚落”了吗?⑤那谁来当当这傲慢无知的铁罐,奚落奚落陶罐?谁来当谦虚明理的陶罐?分角色朗读课文4.读到这儿,你分别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有时间就练写)(课件出示:陶罐,你铁罐,你)四.总结本课时,布置作业1.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2.课后请同学们抄写本课的生词两遍。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第二课时(略)板书设计:27陶罐和铁罐谦虚明理傲慢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