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6)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应用三角形全等的5种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2.内容解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5个:SSS、SAS、ASA、AAS、HL.通过前面的对于这5种判定方法的研究,渗透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问题和方法.在推理论证方面,本课既有直接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问题,又有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推出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中还融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中边或角的等量关系等内容,并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图形变换,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解题的策略和思路.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依据5个判定方法,构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思路.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梳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构建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2)会用SSS、SAS、ASA、AAS、HL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3)在独立研究-小组交流的环节,发展推理能力.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通过图形分辨出5种判定方法的构成条件的不同.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依据SSS、SAS、ASA、AAS、HL完成题目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学生在独立研究的环节完成判定证明,在小组交流的环节完善证明过程.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依据5种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对于刚刚学习完全等的判定的学生来说,灵活运用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图形入手,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图形变换,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选择.四、教学过程设计1.提出问题,梳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5种方法,哪位同学能汇总一下?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一个学生上黑板汇总,其余学生小组内交流.设计意图:通过梳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构建出依据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2.给出八组图形,分小组,自行设定已知条件,并依据三角形全等的5种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每组一个图形,先自我研究,再小组交流.第四个图形,同学在黑板写出证明步骤,教师进行批改评价.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大屏幕使用几何画板和写字软件讲解本组图形.图形1:图形2:图形3:图形4:1DBACDCABCDEBACBADFE图形5:图形6:图形7:图形8:DABCDCOABDEBCABAFCDE设计意图:在几何学习中,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对他们运用几何思想,发现几何结论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图形变换又是学生小学就接触过的图形变换,比较熟悉,再加上三角形全等的学习,以这些图形为基本图形,自行设定已知条件,依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给出相应的判定过程.这八个图形均来自教材的习题,是对教材习题的再应用,也是对教材的图形的又一次挖掘.3.研做教材45页13题,提高推理能力提出问题: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证明它们全等.DDECBA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最后上黑板讲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思路.设计意图:此习题的设置就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于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选择,和切实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的能力,并为下一章节的学习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小结师生活动:我们收获了解题经验和提高了针对不同的已知条件选择不同的判定方法的能力,并严谨了几何推理论证的能力.5.作业必做题:教材习题12.2第10、12题.选做题:2五、目标检测设计1.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利用SAS判定方法证明全等.2.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利用ASA判定方法证明全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