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难点: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2、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3、指导学生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相关课件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展示,显示才华。二、创境激趣,确立目标。课前我们在家里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自己了解了哪些长征的相关知识,也可以讲述你收集到的长征时期的故事。(教师补充介绍长征资料,还可以让学生借助P58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对长征有进一步的了解:红军长征的大致路线是:瑞金→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夹金山→穿过草地→陕甘会师)红军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这时,毛泽东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长征》。(教师板书课题)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要读准生字的读音,注意诗歌的朗读特点。三、自主合作,探究问题。1、熟读诗歌,划出生字并扩词。2、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呢?3、这首诗写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时刻,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什么?4、我们再来读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意。如果遇到自己难理解的诗句,可以在旁边画个“?”。5、七律诗的特点是什么?四、展示提升,汇报成果。教师适时指导,并指导朗读。指导写好生字。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山(mín)2、解释词语。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本首诗的特点:“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四、展示提升,汇报成果。教师适时指导,并指导朗读。指导写好生字。五、穿插巩固,解答疑惑。回顾各小组对问题的回答,你还有新的发现、新的补充或疑问吗?与同学交流。六、达标测评,拓展实践。1、书写本课的生字和字词。2、继续熟读课文。板书设计:11、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