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实验题20题1.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答案】(1)刻度尺;(2)较小;(3)0.5。【解析】(1)根据v=可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测出时间,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题目中已经给出了秒表,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3)s1=0.9m,s2=0.4m,则s1=0.9m﹣0.4m=0.5m,由图知,t3=1s,所以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v3===0.5m/s。2.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2m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子。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声波能传递________。【答案】空气;能量。【解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塑料膜振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2)纸杯被击落,是声波对纸杯做了功,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3.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________℃。(2)观察现象,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4)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答案】(1)﹣8;(2)﹣2;增加;(3)液化;(4)增加。【解析】(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8℃;(2)从图中可知,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不变,所以熔点是﹣2℃;盐冰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大;(3)熔化吸热,使烧杯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外壁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即出现的水珠;(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4.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在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需要按照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2)由图乙可知,冰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3)B点的内能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点的内能。(4)当加热至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5)由图乙可知,在加热相同时间的情况下,AB段温度变化比CD段温度变化大,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________(填“大”或“小”)。【答案】(1)自下而上;(2)晶体;(3)小于;(4)固液共存;(5)小。【解析】(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2)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说冰是晶体;(3)由图乙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物体吸热越多,内能越大,故C点时具有的内能大于于B点时的内能;(4)加热至第8min时,冰处于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5)从图象上来看,AB段比CD段温度升高的要快些,由于该晶体在固态和液态时质量不变,加热方式不变,可知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5.“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