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化学能、核能中考试题精析一、基础考查题1.(金华)“神舟六号”飞船进入轨道后,太阳能电池帆板打开,并自动调整位置,使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帆板上,这样就能产生足够的电能,用于各种仪器设备正常工作。这种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作用是()。A.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D.将热能转化为太阳能精析:“神舟六号”飞船进入轨道后,要不断运动,各种仪器设备正常工作还需要能量。这能量来自于太阳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给“神舟六号”飞船。解答:B2.(金华)牛奶最好在低温环境中存放,否则容易变质,一只纸盒内装有0.25kg的牛奶,放入电冰箱前的温度为25℃;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后,牛奶的温度降低到5℃,已知牛奶的比热容为4.0×103J/(kg·℃)。在这过程中,牛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精析:该题是考查热量计算公式。Q=Cm△t=4.0×lO3J(kg·℃)×O.25kg×(25)℃-5℃)=2.O×lO4J。注意: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都用该公式。解答:2.O×lO4J。二、迁移实践题3.(丽水)2005年10月12日9时,运载“神六”飞船的火箭点火升空,腾飞的火箭相对于_____是运动的;飞船在太空中通过喷气来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方向),这是因为_____;飞船降落时,返回舱与大气剧烈摩擦,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是机械能转变为_____能。精析:“神舟六号”是中国2005年的一件大事,因此“神舟六号”考题也成为2006年中考的一个亮点。“神六”点火升空后,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飞船进入太空后通过向另一方向喷气来实现变轨,这不仅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还利用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返回舱返回与大气剧烈摩擦,消耗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解答:地面或地面的物体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热(或内)4.关于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B.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和聚变的原理制成的D.自然界只有在人为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裂变精析:核能是人们在近几十年里发现和利用的新能源。虽然各种物质的原子里都有原子核,但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能释放能量。只有当原子核发生改变——裂变和聚变时才伴随巨大的能量变化。原子弹是利用裂变的链式反应中能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原理制成的;而氢弹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制成的。自然界除了人为的聚变反直外,太陬讯许多恒星内部都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反应,并以光和热的形式将核能辐射出来。解答:C三、探究创新题5.(2004绍兴)小明家新买了一只标有“220V3000W”的电热水器,容量为40L。正常工作43min,可以使电热水器中的水温从4℃升高到44℃。这一过程中:(1)水吸收热量_____J;(2)消耗的电能是_____J。精析:该题把热学和电学连在一起,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1)m=ρV=1.O×103kg/m3×O.04m3=40kg。Q=Cm△t=4.O×103J/(kg·℃)×40kg×(44℃~4℃)=6.4×106J。(2)W=Pt=3000W×43×60s=7.74×106J。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电能并非全部被水所吸收,有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散失到空气中了。模拟试题精练一、基础考查题1.人们用水冷却发动机和用热水取暖,这是因为()。A.水很容易获取B.水的价格低廉C.水的比热容大D.水是液体2.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空气(无色)二氧化氮(红棕色)(a)(b)C.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D.气缸里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3.夏天,坐在湖边的树底下,风吹来人感到凉爽。对其原因,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水的比热容大,湖水吸热温度升高较快B.树叶里水蒸发带走大量的热C.风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D.地形空旷,不利于散热4.下列有关生活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A.阳光下,湿衣服很快干了B.轻轻地掸一下,衣服上的灰尘“跑”了C.迎风吹来了醉人的花香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消失了5.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