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北宋)欧阳修《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后叛乱四起,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908年912年923年926年算一算:年代岁数事件23岁27岁38岁41岁受三矢继父遗命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得天下------年失天下------年153为什么?------盛------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满招损,谦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酿成的,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受三矢继父遗命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盛(得)忧劳可以兴国衰(失)身死国灭为天下笑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谦得益满招损对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中心论点)原推其根本“五代史第一篇文字”------(清)沈德潜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受藏遣告请盛负前驱凯旋纳后用兵,告其庙,请其矢,锦囊盛,负前驱,及凯旋,入太庙,告成功,意气盛,可谓壮;仇雠灭,天下定,一夫呼,乱者应,仓皇出,未见贼,士卒散,君臣顾,不知去,誓断发,泣沾襟,何其衰。“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第一篇文字”------(清)沈德潜思考:在一百多年后的北宋中叶,作者重新提这件史实,有何意义?明确: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探究:对庄宗得失天下,欧阳修在本文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观点,对此,同学们肯定有自己的认识和个性化的评价,那么请结合历史知识和社会现实,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