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准字音不容易据说在80年前,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参谋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候,把部队集结的地点沁(qìn)阳随手写成泌(bì)阳。沁阳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区,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只多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公里,整个战役也就完全失败了。误读地名是一件很郁闷也很难堪的事情,而且很容易成为一种笑柄。而读对地名,是对人家起码的尊重。安徽的亳(bó)州,经常被读做多了一横的毫(háo)州。河南的浚(xùn)县被误读成俊(jùn)县。河南的耒(lěi)阳被误读成来阳,而真正的莱阳在山东。郴(chēn)州被误读成彬(bīn)州。内蒙古的巴彦淖尔,淖(nào)易被误读成卓(zhuó)。山东莘(shēn)县,学生们一般读不错,因为有莘莘学子之说;但到上海又读错了,上海莘(xīn)庄,不念shēn庄。江西铅(yán)山,误读率一定很高。因为少有人想到普通的“铅”字还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专用的字。像福建厦(xià)门、广东番(pān)禺、安徽蚌埠(Bènɡbù),虽然也含有异音字,但因为知名度高,被误读的几率相对比较低。读错山东东阿(ē)的比较少,感谢关于阿胶的广告;读错涪(fú)陵的比较少,感谢来自涪陵的榨菜。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语言的载体。现代汉语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作为共同语就需要有语音标准,所以语文高考试卷历来都把“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作为高考的第一项要求,语音辨读也往往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考题目。1999年和2000年停考两年,2001年又恢复了对语音的考查,近年来语音考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在2008年和2009年的高考试卷中,分别有15套和13套试卷考查了语音,可见在日益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今天,语音的考查越来越被高考命题者所青睐。2.考题方式将由字音、字形、字义的综合考查向字音的专项考查方向发展。1995年以前,字音常与字形甚至字义结合命题,涉及知识点多,范围广,难度大。1996年开始,字音大多单独命题,2009年13套考查语音的试题,只有山东、北京2套试卷将语音与字形放在一起考查。试题题干要求将更加富于变化,如选对、选错、选同、选异等。3.语言材料将在传统的双音节词和成语的基础上,适当融入精短的诗词名句、熟语等,材料更新鲜,考查的范围更广。但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1.(2009·江苏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解析:A项,diào/tiáo,jiàng/xiáng,sè;B项,xǐng/shěng,tà/tuò,qiàn/xiān;C项,juàn/quān,bó,chóng/zhòng;D项,pǐ,yuè/lè,píng/bǐng。答案:B2.(2009·全国卷Ⅱ)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作坊(zuō)心广体胖(pán)处方(chǔ)给予帮助(jǐ)B.燕山(yān)戎马倥偬(zǒng)落枕(lào)分外高兴(fēn)C.干系(gān)呼天抢地(qiǎng)饮马(yìn)供不应求(yìng)D.泡桐(pāo)济济一堂(jǐ)空余(kòng)作者附识(shí)................解析:B项,分(fèn)外高兴;C项,呼天抢(qiāng)地;D项,作者附识(zhì)。答案:A3.(2008·四川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中肯/中意穿着/歪打正着得心应手/应接不暇B.创伤/重创桂冠/弹冠相庆好大喜功/乐善好施C.供稿/供应涤纶/羽扇纶巾厚古薄今/日薄西山D.解数/解读寒舍/退避三舍曲径通幽/曲尽其妙........................解析:A项,分别读zhònɡ/zhònɡ、zhuó/zháo、yìnɡ/yìnɡ;B项,分别读chuānɡ/chuānɡ、ɡuān/ɡuān、hào/hào;C项,分别读ɡōnɡ/ɡōnɡ、lún/ɡuān、bó/bó;D项,分别读xiè/jiě、shè/shè、qū/qǔ。答案:B4.(2007·湖北高考)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A.舆论哄然一哄而散四处哄传哄逗小孩B.应接不暇应有尽有点头应允应答如流C.不顾劳累日积月累冗长累赘连篇累牍D.强词夺理强弩之末弱肉强食生性倔强................解析: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