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诗词鉴赏•一、一、命题特点与规律命题特点与规律•1.1.以唐诗为主,词曲偶现,有的甚至考了《诗以唐诗为主,词曲偶现,有的甚至考了《诗经》。分数权重明显加强(经》。分数权重明显加强(20072007年辽宁卷占年辽宁卷占88分、分、20082008年占年占88分、分、20092009年占年占1111分)名人分)名人名篇渐次减少,对比鉴赏凸现鼎势,且题型丰富。名篇渐次减少,对比鉴赏凸现鼎势,且题型丰富。•2.2.以对全诗的理解为主,围绕情、景、境设点,以对全诗的理解为主,围绕情、景、境设点,且越考越细,大到主旨、意象、艺术形式和表现且越考越细,大到主旨、意象、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小到炼字、炼句、修辞。手法,小到炼字、炼句、修辞。•3.3.试题难度增大,背景信息越来越少,比较阅读试题难度增大,背景信息越来越少,比较阅读赏析明显增多。赏析明显增多。•二、题型:①问答型,②综合型,③对比型。二、题型:①问答型,②综合型,③对比型。•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表达了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应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应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使之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意象)综合起来构建使之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意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住诗中的意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然后然后用用自己自己的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定要忠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定要忠于原诗,并通过联想与想象加以再创造。于原诗,并通过联想与想象加以再创造。•第二步: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概括景第二步: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概括景物物•氛围特点时,一定要注意表现景物特点的修饰语氛围特点时,一定要注意表现景物特点的修饰语景物的时令、天气、色彩、格调与所具有的象征景物的时令、天气、色彩、格调与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然后加以概述,一般用两个双音词表达。意义,然后加以概述,一般用两个双音词表达。如如::孤寂冷清、恬淡闲适、雄浑壮观、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恬淡闲适、雄浑壮观、萧瑟凄凉、优美秀丽、清新明快、生机勃勃、恬淡优美、高优美秀丽、清新明快、生机勃勃、恬淡优美、高阔深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意味深长、耐人阔深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寻味等。•第三步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作者的思想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依据景物、画面的氛围来概括,一般可感情一定依据景物、画面的氛围来概括,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忧愁、惆怅、寂寞、凄凉、伤感、烦郁、怀才不忧愁、惆怅、寂寞、凄凉、伤感、烦郁、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等。但切忌空洞,要具体答,比如遇、忧国忧民等。但切忌空洞,要具体答,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情”是不够的,还应答只答“表达了作者……感情”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出“为什么”。•具体的答题思路是:先列出意象,然后通过联想具体的答题思路是:先列出意象,然后通过联想与想象形成画面加以描述,最后点明作者的思想与想象形成画面加以描述,最后点明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具体公式为:意象—画面(联想、想象)﹢景物具体公式为:意象—画面(联想、想象)﹢景物特点﹢情感。特点﹢情感。•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