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了解概念、命题、推理、逻辑规律等方面的知识。2、能运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学习内容:一、概念二、命题三、推理四、逻辑规律概念间的关系: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如:“偷”与“窃”;“母亲”与“妈妈”如:“马”与“白马”;“学生”与“中学生”如:“教师”与“作家”;“青年”与“医生”如:“战争”与“和平”;“真理”与“谬论”如:“阿Q”与“老舍”;“冠军”与“季军”ababababab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如:“工人”与“农民”;“教师”与“学生”并列关系并列关系ba全同关系也叫同一关系,包含关系也叫从属关系一、概念:语言表达方式是词语探究:下面对某些概念下的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谓语是对主语进行陈述的内容。•新闻就是对多数人感兴趣而带有刺激性的事件(比如战争、犯罪等)的报道。•思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循环定义定义过窄定义过宽探究:判断下列各对概念的关系•阿Q——老舍•文学作品——小说•鲁迅——《孔乙己》的作者•教师——作家•真理——谬误•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关系包含关系全同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说说下面一段话在概念运用上的妙处•在短短几分钟内,陈月芳三接高吊球侧身装筐,7号宋晓波斜线勾篮得手,10号修丽远程砸眼,8号邱晨瞅准空隙快速突破又添两分,中国队迅速把比分拉成22比16领先。用概念知识修改病句解释病因•1: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牙膏、牙刷、日用品间是包含关系,不能并列表述)•2: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干部、青年、女同志”三个概念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3.你不革命,你就是反革命。(“革命”和“反革命”之间是反对关系,有很多中间概念,太绝对化,违背客观真实。)二、命题1、“命题”是,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2、逻辑中的命题和语言中的句子不是一一对应的。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例如:“小刚打碎了暖瓶”可以说成,或,三个句子表达的是同一个命题。3、同一语句可以表示不止一个命题,这就是多义句。例如:“王小刚在飞机上写字”可以理解为,也可以理解为。梳理一下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小刚把暖瓶打碎了暖瓶被小刚打碎了探究:判断以下语句是否是命题•所有人是动物。•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请随手关门。•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地球行星•今天,他会不会来呢?(是)(是)(否)(是)(否)(否)1、你完成今天的作业了吗?2、我们继续学习文件。3、你准备坐飞机还是乘火车到上海?4、从那以后,祥林嫂就不再提那件令人伤心的事了。探究:分析下列句子,说说它们还隐含着什么信息。1、报晓的雄鸡是我们起床的信号。2、你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3、他要么是个老师,要么是个作家。4、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判断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形式,判断中所用的词语前后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指出下列命题的错误。延伸从前有个青年从师学木工,手艺学得差不多了,就跟师傅闹翻了,回家单干。可他一个人拉不动大锯,又去找师傅,见师傅正跟一个木头人在拉锯。他回去后,也照样做了一个,可他的木头人不能动弹,只好厚着脸皮去请教。师傅问:“你量头了吗?”“量了。”“量腰了吗?”“量了。”“量腿了吗?”“量了。”“量心了吗?”“啊······没有。”师傅说:“对呀,没有量心怎么能做好呢?”思考:师傅在对话中是如何巧妙地批评徒弟的?•解析该题要注意的是对话中的谐音双关。试题中的师傅在徒弟第二次返回时巧借话题,妙作铺陈,自然引出“没有量心”。“没有量心”表面上指没有测量木头人的心,而实际上是指徒弟闹翻了回家单干是没有良心的行为。“量心”与“良心”语音相同,师傅正是以此来教育徒弟的。三、推理1、推理是的思维过程,往往要通过的语言形式来体现。2、三段论是通过两个,得出一个,而且两个前提包含。请举出一个三段论的例子。3、请举出一个两难推理的例子,并具体分析一下推理过程。梳理一下由已知命题得出新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