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一轮复习课件2023REPORTING•苏武传背景介绍•苏武传内容梳理•苏武传重点人物分析•苏武传的艺术手法•苏武传主题思想•苏武传课后习题解析目录CATALOGUE2023PART01苏武传背景介绍2023REPORTING汉朝初立,国力衰弱,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对匈奴展开多次征伐匈奴与汉朝长期处于对立状态,但也有过和平交往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苏武的生平简介苏武出生于汉朝官宦之家,年轻时以品学兼优著称汉武帝时期,苏武被任命为中郎将,出使匈奴在匈奴被扣留,但始终保持气节,最终被释放回国班固在创作《苏武传》时,旨在记录苏武的忠贞气节和历史功绩《苏武传》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汉朝与匈奴关系的重要文献《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传记,作者是班固《苏武传》的创作背景PART02苏武传内容梳理2023REPORTING0102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苏武被选为使者,出使匈奴,旨在达成和平协议,解决双方之间的争端。汉武帝时期,匈奴与汉朝关系紧张,多次发生战争。为了缓和关系,汉武帝决定派遣使者出使匈奴。苏武到达匈奴后,受到了匈奴单于的热情款待。然而,不久后,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恶化,苏武被扣留。在匈奴期间,苏武受到了单于的优待,但始终保持对汉朝的忠诚。他拒绝投降匈奴,并设法保持与汉朝的联系。苏武在匈奴期间,曾参与放牧、狩猎等活动,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方式。他与当地人民建立了友谊,并传播了汉朝的文化和价值观。苏武在匈奴的主要经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缓和,经过多次交涉,匈奴同意释放苏武。苏武在回国前,与当地人民告别,表达了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他带回了许多关于匈奴的文化和习俗的信息,为汉朝与匈奴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苏武回国后,受到了汉武帝的嘉奖和赞誉。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忠诚、勇敢和爱国的象征。苏武回国的过程PART03苏武传重点人物分析2023REPORTING苏武对汉朝始终忠诚不渝,即使在被匈奴扣留的漫长岁月里,他始终坚守信念,拒绝投降。忠诚坚定苏武在面对艰苦环境和严峻考验时,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刚毅坚韧苏武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的爱国情怀在《苏武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爱国情怀苏武视气节为生命,在被扣留期间,他宁愿忍受苦难,也不愿丧失气节。崇尚气节苏武的人物性格特点李陵的人物性格特点李陵作为汉朝将领,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战斗经验,曾多次率军击败匈奴。李陵对汉朝忠诚不二,为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尊严而战。李陵最终因被匈奴俘虏而被迫投降,他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李陵在面对忠诚与家族的矛盾时,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挣扎。英勇善战忠诚爱国悲剧命运矛盾心理开疆拓土崇尚武力独断专行迷信方士汉武帝的人物性格特点01020304汉武帝是一位有雄才伟略的皇帝,致力于开疆拓土,扩大汉朝的版图。汉武帝崇尚武力,采取强硬的军事手段来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汉武帝在执政期间,表现出强烈的个人独断风格,有时忽视臣僚的意见。汉武帝晚年迷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给国家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PART04苏武传的艺术手法2023REPORTING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从苏武出使匈奴开始,到被扣留、被流放、被释放,依次展开,条理清晰。顺叙法在描述苏武的晚年生活时,采用倒叙手法,先写苏武在汉朝的遭遇,再回溯到他在匈奴的经历,使故事更加紧凑。倒叙法《苏武传》的叙事手法文章用词简练,句式工整,语言典雅,富有古典文学之美。古朴典雅文章语言平实,不事雕琢,以叙述为主,给人以真实感。质朴自然《苏武传》中的语言特色文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文章中多处使用对偶句,如“屈节辱命,虽生犹死;傲节尊荣,就义求仁”等,使语言更加优美。《苏武传》中的修辞手法对偶排比PART05苏武传主题思想2023REPORTING《苏武传》的主题思想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来侵略和压迫时,所表现出的顽强抵抗和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苏武传》的主题是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它通过描绘苏武在北海牧羊的艰苦生活,展现了苏武不屈不挠、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以及在困境中坚守民族气节的崇高品质。《苏武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