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司法解释(最高院民二庭)课件•融资租赁概述•融资租赁司法解释的背景和意义•融资租赁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融资租赁司法解释的案例分析目录CONTENT融资租赁概述01融资租赁的定义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应商的选择,向供应商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活动。融资租赁是一种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金融服务方式,通过租赁物的购买和出租,实现了资金和实物资产的融通。010204融资租赁的特点融资租赁涉及三方当事人:出租人、承租人和供应商。融资租赁合同是混合合同,既包括融资成分,也包括租赁成分。融资租赁的标的物是特定的租赁物,承租人通过使用租赁物来实现对资金的融通。融资租赁的租金是分期支付的,通常与租赁物的使用时间或使用量相关。03融资租赁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融资租赁可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担,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融资租赁可以促进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融资租赁可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01020304融资租赁的作用融资租赁司法解释的背景和意义02融资租赁业务快速发展,涉及的纠纷数量和复杂度增加融资租赁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最高院民二庭为规范融资租赁业务,出台相关司法解释融资租赁司法解释的背景统一融资租赁司法裁判标准,减少同案不同判现象明确融资租赁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降低合同纠纷风险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融资租赁司法解释的意义融资租赁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03融资租赁合同的内容包括租赁物、租金、租赁期限等条款,且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融资租赁合同自成立时生效,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法律另有规定。融资租赁合同的效力在融资租赁合同有效期内,出租人享有租赁物的所有权,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出租人应当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行使租赁物的所有权,包括但不限于对租赁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租金和履行其他义务,否则出租人可以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融资租赁物的所有权在融资租赁合同有效期内,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租赁物毁损、灭失的,其风险由出租人承担。因承租人未按照约定使用、维护、保管租赁物或者未按照约定支付租金等原因导致租赁物毁损、灭失的,其风险由承租人承担。融资租赁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融资租赁物的风险承担出租人应当保证其提供的租赁物符合约定用途和性能,不存在影响承租人使用、收益的瑕疵。如果出租人提供的租赁物存在瑕疵,承租人可以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其修理、更换、重做等。如果承租人未按照约定支付租金或者未按照约定使用、维护、保管租赁物,导致租赁物存在瑕疵的,出租人可以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融资租赁物的瑕疵担保责任融资租赁司法解释的案例分析04案例概述01甲、乙双方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约定由甲租赁乙的设备,租期一年,租金总额100万元。后因甲未按时支付租金,乙起诉要求确认融资租赁合同无效。案例分析02根据《融资租赁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应结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行为等因素综合判断合同的效力。本案例中,甲、乙双方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合法有效,乙无权主张合同无效。案例结论03法院判决确认融资租赁合同合法有效,甲应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融资租赁合同效力案例分析案例概述甲、乙双方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约定由甲租赁乙的设备,租期三年,租金总额300万元。后因甲未按时支付租金,乙起诉要求确认融资租赁物所有权归其所有。案例分析根据《融资租赁司法解释》,在融资租赁合同履行完毕之前,出租人享有租赁物的所有权。本案例中,甲、乙双方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合法有效,乙作为出租人享有租赁物的所有权。案例结论法院判决确认融资租赁物所有权归乙所有,甲应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融资租赁物所有权案例分析甲、乙双方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约定由甲租赁乙的设备,租期一年,租金总额100万元。后因设备发生故障,乙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