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苏州园林》导学案学习目标:1.感受苏州园林的美,领略苏州园林的风采。2.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理清课文思路。3.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等的写作方法。一、检查课前预习1.作者介绍叶圣陶(1894~1988),原名,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出版,我国第一部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2.写作背景《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先生晚年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课文原题为“”。“拙政”即拙政园,是苏州名园之一,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诸”即许多,即本文讲的不是某一个园林,而是总讲苏州园林。“寄深眷”是寄托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切怀念。3.字词注音轩榭()池沼()重峦叠嶂()丘壑()嶙峋()镂空()蔷薇()斟酌()4.词语解释(1)____________: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宜的办法。(2)____________: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文中指假山堆叠的情态。(3)____________: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4)____________: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5)____________: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恰当。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思考:文中描绘的苏州园林是什么样子的?文中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哪些特征?三、合作探究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阐述的?找出几个方面,并加以分析。小结:四、小练笔主题:我们的校园提示:抓住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的共同点,运用一定的逻辑顺序,先概述,后分说。字数为150字左右。五、检测小结中考链接:200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苏州园林》第四、五段,回答问题(共9分):1.上文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的(1分)、(1分)。2.“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寂寞”在文中是的意思。(2分)3.请用“∥”将第四段划分为三层。(3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4.“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请用第四段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中国画的审美观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