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人文素养摘要:本文根据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定义,指出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通过例证说明了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综合英语教学大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急剧转变和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和人生价值,因此,强调大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塑造,智慧启迪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其人文素质显得尤其重要。专业英语教学虽然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诸多改革,对文化学习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更多地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教授和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整体上仍然忽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以及道德的培养和塑造。综合英语课作为专业英语的主干课程,教材中的课文包含了很多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理应担当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一、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是人文精神教育。本质上来说,人文精神是指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人文精神体现了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感等精神层面的追求,因此培养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二.在综合英语教学的几个主要板块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尝试(一)在词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在讲授词汇过程中应该涉及到文化内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词汇的指称意义,还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词汇的内涵意义,包括褒贬义、词汇的联想意义、比喻意义和词汇的社会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等,联系日常的工作生活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渗透。例如,英语中的颜色词“green”还具有“幼稚,嫩气和缺乏经验”的含义,agreenhand意为新手,agreenhorn指“涉世未深,容易上当的人。“thehippie”(嬉皮士)这个亚文化群体中的年轻人对社会、家庭和周围一切都感到厌恶,采取各种非理性的方式(尤其是疯狂的感官享受的方式)来排遣困难和烦恼。他们以奇装异服、长头发或怪诞的发型、引起幻觉的麻醉剂、节奏异常激烈的音乐、混乱的性生活等手段进行自我麻痹和陶醉。“theflowerboy”(花孩,或称佩花嬉皮士),他们主张“爱情、和平与美好”,他们用花儿作为这一信仰的象征物。通过挖掘词汇的内涵意义,可以让学生更多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特征。在教授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词汇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造句练习等形式把与主题相关的不同观点的句子都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记忆结构形式正确,内容积极健康的句子。(二)利用英语谚语和格言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人生格言是人生经验的总结,是人类生活的精华。真正优秀的谚语和人生格言,具有启发人的思想,使人智慧,催人上进的非凡魅力,往往会影响或改变人的一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尽量选用一些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帮助的谚语和格言,让学生在学习记诵的同时理解其社会生活内涵,领悟人生哲理。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的第二册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一个“Quotablequote”,以便学生学习掌握一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联的英语谚语或者名言。其中,第六单元有这么一条谚语“Beautyisskindeep.”(表面的美是肤浅的),当让学生理解了它“Beautyinappearanceisshallow.”的含义后,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的真谛,让他们先用英语尝试表达自己对美的一些看法,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一些名家对美的见解,如培根在佳作《论美》中对美的真谛的阐释,即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文章开篇明义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的确,内在的修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