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3 第三单元 ( 论说古文 )篇目通览复习导航《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本单元文本为古代议论性散文。近几年已有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明清散文小说,甚至一些杂家作品入围。这四篇课文中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和句式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篇目通览复习导航《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2009 年四川卷考到《师说》的字词,山东卷考到《劝学》的字词,安徽卷考到《劝学》和《寡人之于国也》的字词, 2009 年全国卷Ⅱ、四川卷、重庆卷、山东卷、安徽卷、天津卷、江苏卷 7 套试卷考查了《劝学》的默写,其他三篇也有不同省份考查,必须牢固掌握。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 通“ ___” , __2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____” 通“ ____” , ____3 .无失其时“ ____” 通“ ____” , ________4. 以为轮“ ____” 通“ ____” , ________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___” 通“ ____” , ____6 .君子生非异也“ ____” 通“ ____” , ________7 .合从缔交“ ____” 通“ ____” , ________8 .倔起阡陌之中“ ____” 通“ ____” , ________9 .赢粮而景从“ ____” 通“ ____” , ________10 .孝公既没“ ____” 通“ ____” , ________11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___” 通“ ___” , ___12 .或师焉,或不焉“ ____” 通“ ____” , _____【自我校对】 1. 颁 斑 花白 2. 涂 途 道路 3. 无 毋 不要 4. 车柔 煣 用火熨木使弯曲 5. 知 智 智慧 6. 生 性 资质,禀赋 7. 从 纵 纵向 8. 倔 崛 突出 9. 景 影 影子 10. 没 殁 死 11. 受 授 传授 12. 不 否 不从师学习 二、古今异义 1.养生..丧死无憾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保养身体。 2.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 3.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泛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4.小学..而大遗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指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把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6.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帮凶。 7.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