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 6 课 逍遥游 学国学 1. 神人之言微, 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选自《小窗幽记》【译文】神人的话深奥,圣人的话简约,贤人的话明了,众人的话繁多,小人的话狂妄。【评说】心理学之说话技巧: (1)对沉默寡言的人,有一句说一句,一字千金。 (2)对炫耀的人, 赞美多于 10 次。 (3)对优柔寡断的人,多用肯定性语言。 (4)对知识渊博的人,真诚聆听,真心赞美。 (5)对慢郎中式的人,配合他的步调,因势利导。 (6)对急性的人, 说话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马上切入要害。 2.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选自《论语·子张》 【译文】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 【评说】 道是文化,术是方法。深谋远虑者求道,急功近利者求术。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快速发展阶段都是文化之道的进步。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发展之术,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才是中国发展之道;发明创造是术,对某个专业领域规律的深度把握才是道。 夯基础一、作者名片简历:庄子 ( 约前 369 -前 286)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名周,字子休( 亦说子沐 ) ,战国时代宋国蒙( 今安徽省蒙城县 ) 人。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庄子一生率性任情,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他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但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于抱犊山中。 作品: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秋水》等。 评价: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二、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转折时期,是各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形成了儒、道、法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一方面,因为“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使他无法一展抱负。“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既然如此,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